如今,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经常能听到搓麻将的声音。
当然,大多是从麻将机里传来的声音,而不是人手搓麻将的声音。
但这种熟悉悦耳的声音还是听着亲切。
打麻将算是大家工作之余的一项重要业余文化生活。
《围城》里,从西方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在轮船上没事干就靠打麻将打发日子。
过去看一些解放战争的影视片,经常有国军将领搓麻将的情节。记得有个片段,老蒋发现前线将领在打麻将,而且老是输。
老蒋便替他打了一会,赢了一堆钱,并对这个将领说:“打仗,我不如你;打牌,你不如我。”
可以说,麻将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棋牌游戏。它也被人戏谑地称为“国粹”。
男女老少只要一上牌桌,都会乐此不疲。 打过麻将的人都知道,一打起来就会没完没了,忘记时间流逝,忘记身体疲乏,好像有一种特别的魔力,让人欲罢不能,非得做完自己的庄不可。
这不是赢钱输钱的问题,而是一个心理问题,因为你不知道下一张牌是好是坏,心中总有一个期待、企盼。而正是这个期盼让人心动,欲罢不能。
这恐怕就是它的魅力所在。你永远不知道它的结局,不仅猜不对结局,过程也猜不对。下一张牌总会带给人期待和希望。打牌也是斗智斗勇,孤军奋战,防着上家、盯着下家,算着牌面、看着锅里。
据说,麻将跟梁山好汉有关,是一个叫万秉迢的人发明的,因而麻将里有万饼条三种牌型。每个牌型从1~9,每个牌各有4张。
为什么只到9,没有10?有10的话那就成了扑克牌了,有10还有JQK那是西方的牌,中国的数字到9就结束了。
就像唐僧取经,经历了八十难还不够数,必须要凑够九九八十一难才圆满。《易经》里阳爻被称为初九、九二,一直到上九、用九。
根据梁山好汉的人数,三种牌型共有108张。因为好汉们来自祖国各地,四面八方,因而有东西南北中;因为好汉的出身有穷有富,便有了白板、发财。
这样加起来总共有136张牌。摞牌时,每家面前摆17摞,老玩家摆牌时不用数,直接揉搓摞牌,码得又快又齐又准,一摞不多也不少。
有的地方,要算春夏秋冬、梅兰竹菊等花牌,牌数就会更多。
麻将的玩法也很有意思,有两种顺序,所谓的“顺抓逆转”。抓牌出牌的顺序按顺时针来,坐庄和摇骰子的顺序则是按逆时针。
至于为什么这样?可能就是一规定,长期坚持,约定俗成下来的,就像我们汽车靠右行驶一样,也有靠左行驶的国家。
以前玩的都是上张听,接到上张听的牌必须亮明,表示自己听牌了。这种打发看着规矩,但太慢,效率低,经常会黄掉,推倒重来。
如今都追求一种短平快的节奏,基本都是平胡,也叫推倒胡、瞎子胡,节奏更快,动作更隐蔽。三吃两碰的就能停牌,有的风还没打完,这边就胡了。
摇骰子通常是摇两下,第一次是找人,第二次是找牌。也有只摇一下的,那是庄家摇到自己,5或9,可以不用摇第二下,直接按照第一下的数字抓牌。
第一下庄家没摇到自己,而是别人,那对方还得再摇一下,然后两次摇的数字相加,就是抓牌的位置。
这其中也有一些口诀顺口溜,比如,八五十三,两把抓干;三六九,一人一手;七九十六,两头都有。
打法上,通常有一对两张一样的牌作将,其它的牌要么是小三连,要么是三张一样的杠眼。
吃牌只能吃上家,碰牌则无论谁家牌都能碰。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牌型,叫清七对,都是两个一样的牌,而且不能有风,只能是万饼条,这其实就是单调一张,只是因为对子多,又碰不出去,只能凑对成清七对。
打牌时,每家有十三张牌,接一张要打一张,除非是杠,牌面可以多一张,但也只是杠多了一张。如果不是十三张牌,那就是相公,永远也胡不了牌,只能随大流。
麻将的规则和打法各地都有所不同,就像各地菜肴风味各不相同一样,但也正是如此,它才能够满足各地人们的口味需求,并带来精神和物质上的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