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
年收入过百万的人,朋友圈是怎样的?

年收入过百万的人,朋友圈是怎样的?

作者: 写字的徐小妮 | 来源:发表于2016-09-26 08:23 被阅读2335次

    马云分享过,他觉得在中国最幸福的人是月入有两三万、三四万元,有楼、有车、有个好家庭:“没有比这个更幸福了,那是幸福生活。”马云又说"超过一两千万,麻烦就来了,你要考虑增值,是买股票好呢、买债券好呢、还是买房地产好。超过一两个亿的时候,麻烦就大了;超过十个亿,这是社会对你的信任,人家让你帮他管钱而已,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你的钱。"

    大V动机老师研究幸福话题好几年,看到这段话就跳上线来问我们是不是这样?我说我哪知道,现在的打赏费还不够一顿饭钱,这问题不该问你吗?

    “呃,”他慢悠悠地回答:“我也不知道哇,收入没这么少过。”

    妈蛋,太欠揍了!有情人怒狗,有钱人虐心,这日子没法过了。

    不得不承认,我身边跳出来拉仇恨的人越来越多。转念一想,知乎上有大量问题在问[年薪百万是什么体验?]既然身边有现成案例,我暂时收起了拳头擦干了眼泪,默默点开了他们的朋友圈,想看看百万富翁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要靠工资过百万是很难的事,当然,那种暴富的传闻,以前也听过不少。

    某某领导一年拿回扣就几百万;某某朋友买了一套房,一年价格翻一倍,轻松挣几百万;某某亲戚一支股票翻十几倍,一年赚一套房子……

    但抛去侥幸占资源和平台的便宜不说,真正要靠实力拿工资,百万年薪起码是合伙人、职业经理人或最高总监级别,这样的岗位总是稀缺的。

    昨天刚见了一个互联网从业10多年的曾百万年薪人士,她透露现在互联网呈现的721格局,绝大多数高薪都集中在为数不多的百亿级公司里,剩下的大量互联网公司,并开不出那么高的工资。上个月也采访过一个工作了12年的律所合伙人,她说律师是那种一天24小时都在线的岗位,就算深更半夜也要做好随时接委托人电话的准备。工作以来没有请过一天病假,除了公司组织没出去旅游过一次。为了节省时间,她每年只逛4次街,一次性买好全年的衣服。

    自己开公司?承受的压力更大。有创业公司的boss酸溜溜地说,其实我很羡慕底下的员工,我一直倡导他们要快乐地玩、开心地工作,然后呢,把他们哄开心了,接网线、扫厕所、丢垃圾、谈业务、催合同、对发票……这些最无聊的事情都是我在做。

    嗯,所以我今天说的不是年薪百万,而是年收入百万。

    现在,不靠公司,单单一个人就能创造出上百万的价值。而且,这个人可能还有一份正式工作,也就是说,上百万的收入,只是Ta的业余收入。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依靠的是四个字——内容变现。

    也就是说,同样利用碎片时间看书、看电影、听歌、旅游、刷公众号聊八卦,我们看完就完,心满意足觉得人生升华了,他们却依靠获得的信息,组织成更有价值的内容产品,并找到了愿意付费买单的人。

    差别在哪里?

    无疑他们勤于思考,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猎人,更能甄别什么信息是有价值的,什么信息是垃圾。思考就这么重要吗?在内容就可以直接变现的时代里,还真是。

    他们的朋友圈里,没什么私生活可挖,看不到吃吃喝喝买买买,甚至看不到什么个人信息,想像中的骚浪贱全没有。好在他们也发朋友圈,因为乐于分享是内容变现的前提嘛。

    很多人发朋友圈,分享的是一种情绪,情绪就是形容词。

    哇,好美啊!好累啊!好难受啊!好棒啊!好牛啊!

    非盈利机构Dosomething.org的CEO南希曾禁止员工在讨论问题时使用“喜欢”“爱”和“恨”这样的词语,因为这种表达太感情用事,缺乏逻辑思考。公司员工不能说他们更喜欢哪个网页,而是必须给出他们的逻辑思考,比如“这个网页更好,因为其标题更具可读性”,这让人们用创新的心态去思考,而不仅仅是做出判断。

    另一些人会分享事件,主谓宾,在哪里和什么人做了什么。

    极少数人在分享思想。也就是除了客观事实和主观感受之外,更进一步的思考。

    这部分信息才更有价值。

    思想性的文字有什么特征?

    1、 抽象名词的运用

    抽象名词本身是思考后的产物,因为它们并不真实存在,只存在于人们的脑子里和想像中。比如:资本、友情、时间、希望……

    一个朋友这两天刚拿到iphone7,换我的话大概只会拍个机子的美图,加上一段:哈哈,终于等到新机子啦!

    而他连续一周时间都在评测新机性能,光一个摄像头,就分析过微距、全景、夜景、动态图的效果差别,在通勤路上拍出一支小视频,很快完成了一份翔实的测评报告,以供其他还在观望中的购买者参考。

    2、 句子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透过表面现象,去推导原因,总结规律、产生连接、预测未来。

    除了测评手机功能,他可能还会思考这些新功能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有没有改进空间,有没有更广泛的应用,以及将来的手机长什么样。

    3、传达观点的独立性

    不是复制粘贴别人的观点,更不是直接把其他人的文章连接一丢了事,做出自己的判断,并给出说服人的理由。

    当然,有人会说“我的地盘我做主”,想在朋友圈发什么发什么,干嘛整这些费劲的事,比如我。所以我靠内容,还赚不到一顿饭钱嘛。思考是一件需要长期锻炼的事,能做到百万收入的人,早就把思考内化成了一种习惯。其实朋友圈发的只是他们的思想碎片,可能是在等红绿灯、蹲马桶、叫餐过程中随手写的,方便以后做系统整理,他们时刻想的是:如何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

    再看看我自己的朋友圈,通篇都是今天吃了什么,晚上又没睡好balabala废话。哎,算了,我还是先立个小目标,月入两三万,去做中国最幸福的一群人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收入过百万的人,朋友圈是怎样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fq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