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书(七)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20-10-23 10:53 被阅读0次

有些书让你学会思考,有些书让你不会思考。有些人越读书越爱思考,有些人越读书头脑越懒,依赖性越强。

能写书的人都很聪明,但是读者未必聪明。读正确的书,正确地读书才能变聪明。而现在的许多书会让你变糊涂。

凡是给你教方法技巧的书,给你承诺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书,基本都是骗人。

作者都深谙心理学,懂得读者心理和心理暗示。他们会用很多心理暗示技巧让你知道这本书很好,学了马上就有巨大改变。

你很容易相信,很容易就把书上的方法技巧学到了。但是当你在实践中应用后就会发现并没有出现奇迹。

于是你再读下一本书,读更多书,学更新颖的技巧。许多人的学习就是这样低层次重复,循环往复,跳不出怪圈。

方法需要千万次重复运用才能变成能力,而重复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普通人根本忍受不了。

我们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但是却不能把一个方法用十年,达到极致。

任何方法都有效,关键是不断重复,不要改变。

再好的方法没有实践上万次都不灵。再笨的方法只要持之以恒都能产生妙用。

所以聪明人往往一事无成,成大事的都是不太聪明的人。

真正大成的人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是把最简单的方法用到极致。

普通人不能成功,正是因为知道的方法太多。

“少则得,多则惑”,老子早就总结了。

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真正会读书,一句话就够用了。

知识是学不完的,越读书就会发现需要读的书太多。这说明你不会读书。如果真正会读,书会越读越少,直到没有什么书是非读不可的。

书越读越多,是积累知识的阶段,是提起(走进去)的过程。书越读越少,是转化为智慧的阶段,是放下(跳出来)的功夫。

这两步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许多人缺乏对书的热爱,拿不起来。更多人被书所转,食而不化,可以寻章摘句,却不能转书。

凡是能从书中读出来的都是知识而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不在文字中。

老子得道了,但是不想写书,因为他知道写了不但没有用,还会误导别人。

不得已写了《道德经》,流传两千多年,但是并没有几个人真正懂老子的本意。

人们不过是不断注释,用名词解释名词,用概念诠释概念,用白话文解释古文,用《道德经》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偏见。

圣人没有意思,经典没有意思,我们能够读出的意思都是自己的意思,是自己想得到的意思。

相关文章

  • 浅谈读书(七)

    有些书让你学会思考,有些书让你不会思考。有些人越读书越爱思考,有些人越读书头脑越懒,依赖性越强。 能写书的人都很聪...

  • 【短篇】浅谈读书——论热爱型读者

    今天,我们来浅谈“读书”这回事,说是浅谈,是因为几乎没有人能真正谈明白读书对于阅读者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是灵魂的...

  • Day7

    《见识》 第七章 商业的本质 字数:791 浅谈线上读书社群未来之发展走向 基于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

  • 浅谈读书:为什么而读书、如何更好的读书?

    浅谈读书:今天和一个朋友谈起读书,问我为什么而读书,怎么更好的读书? 现在大家的信念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却不知如何...

  • 2019-04-07

    浅谈读书:今天和一个朋友谈起读书,问我为什么而读书,怎么更好的读书? 现在大家的信念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却不知如何...

  • 2020-07-02

    浅谈 浅谈模块设计宏内核 浅谈接口设计Flags 浅谈稳定性设计重试 浅谈人员业务结构设计矩阵式 浅谈接口设计 |...

  • 浅谈读书。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话题可能不带任何时代色彩,从书籍诞生之初,就有无数人热爱它,思考它。但时至今日,我们又不得不...

  • 浅谈读书

    说起读书,从小到大完完整整看完的除课本外的书可能不到二十本,而且我是属于鱼哥口中的那种一股脑的读完啥都没记住,啥都...

  • 浅谈读书

    当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考体系后,读书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拿起一本书,看看序言和目录,就知道要从中吸收什么,然后有...

  • 浅谈读书

    宋王辟之有云:“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意思是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是“劳民伤财”的买卖。关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读书(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fv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