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身性选择:当一件事情有人参与时,参与者对世界的看法始终是片面的、歪曲的。这些歪曲的观点能反过来影响与改观点有关联的事情,因为错误的观点导致不恰当的行动,从而影响事件本身。————之前听到过一种说法:你听到的/看到的都是你想听到的/看到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心理学上有个“自证预言”。
2、心理学家对于人们面对难题时的“变“、“不变“的态度,以及问题是如何形成,为何会持续存在,如何又被突破解决的过程提出了两个概念:第一序改变,发生在某一系统之内的改变,系统本身维持不变;第二序改变,改变发生在系统之外,控制系统整体的前提改变,使系统转换到完全不同的状态。
第二序改变的一个原则:第二序改变的应用范畴,针对的正是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因为从第二序改变的观点来看,这些解决方案正是问题无法解决的关键之处。
解决问题时,勤奋仅在第二序改变的指导下才有效。
3、Richard:人之所以错失良机,是因为过度关注某些事物。太穷或太忙,会导致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发心理焦虑,降低了判断和抓住机遇的能力,从而错失幸运。然后你不幸,总是错失各种机会,通常你财务状况或工作状态没有改善,于是你不得不更加忙碌,去弥补各种不幸埋下的坑。
4、如何成为幸运儿?
☞广泛的知识领域,大部分幸运发生在特定专业领域,同样的,是否拥有财务知识概念,也会影响你的“财运”,例如房子是资产还是负债?光这一观念的区分就足以造成贫富差距。富人买入资产,穷人买入负债。买入资产更容易拥有幸运,买入负债可能会遭遇厄运。
☞自由切换的思考频道,表面看很多创意是灵感带来的,但你看不到的是,创意人在思考创意时,头脑中已经做了多种思考的切换,当信息密集到一个临界点,创意自然就诞生了。
☞多样的生活状态和兴趣爱好。不幸的人往往墨守成规的产物,对新奇事物,他们缺乏好奇心,而且恐惧改变。追求稳定就像只拥有一条跑道,追求变化则是拥有多条跑道。
☞心智模式的转变,幸运的人更倾向于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不幸运的人则相反。在一件困难的事物面前,选择成长性心智和精熟目标设定,能避免自己陷入”这我可不行“的认知偏见,从而自发的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