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是一个严重被大部分人低估、无视、曲解的模块。

很多人都有这么一种思想:常识靠天收,复习常识就是浪费时间,有时间看常识不如做几道数学题。这种思想貌似没啥毛病,没有方向的复习常识确实是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但我的血泪史告诉大家,并不能直接放弃,否则等着后悔去吧!
01被低估
常识一般是20道题左右,各省份情况有所不同,具体分值也不一样,但大约都在10~15分左右。不算多,但就这么放弃也是不小的损失。
之前有一位学员上的一次笔试,就是对常识放弃了治疗,结果面试虽然逆袭了,奈何综合成绩却比第二名少了0.1分,当时就在想如果多做正确一道常识题,也不至于在公考的路上又多走了一年。
02被无视
经常会听到有人跟我们说行测要学会舍弃,也经常有人以此为理由,直接放弃常识和数量的做题。
但我个人觉得模块是不能舍弃的,舍弃的只能是相对的难题,否则难以跟 其他人拉开差距。
03被曲解
常识对于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我想复习呀,可以知识面那么广,短期提高不了,只能放弃。
其实,我觉得常识判断的复习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很多人口中所说的“鬼知道会考啥”。我是结合行一些老师梳理的一些点进行展开积累,同时,多在真题上下点功夫,有人认为真题都不需要再做了,因为同一道题不可能出现两次,但其实我觉得常识的考点是有延续性的,同一个考点在这个省份的真题是一种问法,再另外一个真题中可能就是另外一种问法,换汤不换药。
有时候越多人放弃的板块我们越要坚持,坚决不放弃常识模块,反而要将常识模块作为我们碾压对手的利器和暗器;但也不盲从不侥幸,放弃固有偏见,认清形势并实事求是,针对常识涉及众多学科和不同领域知识点的特征,分类复习,科学备考,在大多数人马虎大意的新战场享受新胜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