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天到晚都在忏悔的人,并不见得就不再犯错,不再犯蠢,积极向上,奋发努力了。
日常的反思,到底在反思什么?
重点在反思吗?显然不是,光想不做有什么用。重点从来都在反思之后。
很多道理,从小到大,从不同人口中,翻来覆去地听到。
听得你频频认同,每每都有醍醐灌顶的醒悟。
然后呢?
认同,却没行动;质疑,却不验证。
都是这样。
为什么?
因为犯懒,因为怕麻烦,或是自以为懂,自以为对,等等。
生活安逸,没什么追求的人,真的都太怕吃苦了。
人性本能会避开危险苦难,这本无可苛责。可天道平衡,人生在世,注定要吃苦。无非或早或晚的区别。
不去承受这个苦,就要承受那个苦。
老师说过:你逃避吃正确的苦,那就只好承受纠结、焦虑、空虚之苦。
总归要吃苦,不如自己选择吃什么苦。
可惜,还有一个事实是:这世上,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目标明确的人,很少很少。
大多数人都在忙忙碌碌,却不知为何而忙。
以为自己在努力向上,实际却只是在原地踏步。
看不清自身的局限困境,也就谈不上挣脱突破的方式。
选择吃苦的方式?恐怕很多人连什么是值得去吃的苦,都分辨不出来。
有个学生,大概和我表妹差不多大。
她从入学就做好了人生规划(具体是什么这里就不说了),看起来目的性很强,行动也很明确,每天风风火火按自己的节奏学习生活,旁人旁事不能影响其分毫。
无论谁看她,都很容易感到汗颜。因为她自律到严苛,每天雷打不动早睡早起,没事就泡在图书馆自习,从不玩乐放松,一心只想着学习,除了上课,甚至都没有最低限度的社交,完全不像个“自由散漫”的大学生。
真的非常努力,以至于常常衬得别人毫无上进心,只知享乐一般。
通常晚十点前,她就睡了。但其他人不是,有人回来得晚了,或者洗漱聊天什么的发出动静,她虽然嘴上不说,但常常被子一蒙脑袋,或者大动作翻身表达不满。
也许她的气场太强,大家又都是温柔的人,总之其他人慢慢就被动习惯了看她眼色行事。
按理说,与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人在一起,自己也很容易被影响得上进起来。大家共同进步,皆大欢喜。
但实际情况却是,她的室友最终申请换了宿舍——虽然只是换到了隔壁。
她真的很努力,努力到像憋着一股劲往前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切坚决不允许身边有任何破坏她计划的威胁存在。
人非草木,尤其朝夕相处的人,对那种无形的压力感知更明显。
在我贫瘠的人生里,很少见到那么坚定又那么冷酷的人。平时眼里只有自己,毫不关心他人他事,日常给人感觉就是:有事不要麻烦她,因为她也不会麻烦别人。
这和我有点像,但又有些许本质差异。至少,我没她那么笃定,活得也更糊涂。
原以为她那么目标明确,肯定要考研。毕竟,为了达成她的宏伟目标,继续深造是必然的。
但没有。
大一时信誓旦旦以某位大师为榜样,并为之努力,临近毕业却反而陷入迷茫。这是很常见的吗?
总之她也随大流去参加各种招聘会,最后急匆匆选择了就业。
看在旁人眼里,她就像一只漏了气的气球,整个人都瘪了。十分出人意料。
似乎仅被一次测试经历就打击成了这样。
“我努力了那么久,好像都是徒劳无功,根本比不过别人。”
她说这话时,非常的灰心丧气,完全没了当初自信满满的样子。
不过努力了四年,突然变换目标,好像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事。
因为首先,要有放下、从头来的勇气。这一点,做不到的比比皆是。
可为什么过了那么久,才怀疑自己努力的方向错了?中间为什么能那么坚定?而学习又为什么会白费功夫?明明那么努力。
以前我也想过这些问题,但并没有确切的答案。
而今再想起,突然有了点说得上来的感触。
她一直陷在自己的世界里,自顾自闷头向前冲,其实忽略了很多东西。以为自己找准了方向,脚踏实地在进步,其实只有进度,没有积累,很多东西都没有真正掌握,当然拼不过那些满分群体。
旁人看到她整天那么努力学习,以为学得又专又精,可实际上,她连自己要进入的领域的行业趋势都没怎么关注过,也不爱与人交流相关资讯,只知闭门造车,以为默默耕耘就一定有收获。中途竟也从未想过检测自己所学,以至于最后猝不及防被降维打击。
前车之鉴么?
一个人只想着自己,往往很容易固步自封,或者陷入自怨自艾,焦虑纠结。那么,想想自己应该负起的责任,想想自己能为他人提供什么价值等,或许,这样的压力,反而会是更好的动力?
有点纷乱的思绪中,有了以上这些思考。
尽管,很多问题,还是没有确切答案,但我至少努力去思考了,每天每天都思考了,然后……做一些小小的改变。
总归无论如何迷茫,我们都至少可以把握好眼前能把握的点滴,这是可以确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