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东野圭吾《恶意》——恨不知何起,直击灵魂

东野圭吾《恶意》——恨不知何起,直击灵魂

作者: 柠檬鱼泡秋刀茶 | 来源:发表于2020-01-30 21:23 被阅读0次

    像读其他侦探小说一样,当我翻开《恶意》时,我就跳进了故事当一个旁观者,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生怕遗漏了什么重要线索。不巧的是,我被东野圭吾或者说是先入为主的观念欺骗了。

    日高明明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名,但当我看到口口野修的手记中杀猫的片段时,日高这个名字已经和残忍、自私这些描述词紧密的联系起来了。如果这仅仅是一个单独拎出来的故事,相信很多人还是会带着批判性思维去考虑事情的真相。然而,这是一篇手记。手记是一个不为别人而写,只记录自己生活的载体,所以我先入为主的觉得,这就是真的,日高大概率不是个善良的人。当我读到野野口修被捕,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时,我深感惊讶。而全书最精彩的布局就在此,一般的推理小说注重犯罪过程的描写、推理,而《恶意》仅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已经将犯罪过程和凶手呈现在读者眼前,似乎整个故事已经呼之欲出,但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随着对人性的不断审视,灵魂的不断敲打,背后的真相终于在全书最后十页来了个东野圭吾式的大反转。缜密的布局,一个个看似漫不经心的细节后面是直入深渊的恶意。

    恨一个人原来是不需要理由的。你可以是我从小就在一起的同学,在我受到欺凌时挺身而出;你可以是那个给我鼓励,品学兼优的“别人家的孩子”;你可以是年轻有为的青年作家,在我落魄之时热情介绍工作。但这些都不妨碍,我恨你。人的骨髓中竟然还包含着如此有恨意的东西,令人惊出一身冷汗。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恨不知所起,直击灵魂。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从小遭遇校园暴力的野野口修,是受害者,也承受着恶意,他是被命运不公对待的人。同时,他也是校园暴力传递链中的一环。长期的逆来顺受已经改变了他的行为方式,太多的恶意已经在心中积聚,所以当他面临选择时,他没有反抗施暴者,而是将自己的恶意更放肆地施加给无辜的人。


    图源百度百科

    口口野修不是个十恶不赦的魔鬼,他是个在小说中被放大镜观察的人。当你要翻开这本书时,标题大大的“恶意”已经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作为读者,从一开始就没能做到辩证理性,在心中埋下了“日高是个不善良的人”这样的恶意,之后每一个线索的发现,都将天平慢慢地倾斜,直到最后让我得出“日高很可能是凶手”。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原来一直都存在我的思维方式中,我是不是也是个有恶意的小口口野修呢?

    嫉妒、自私、偏见,很多不好的品质就像河流中的泥沙一样融入到了我们的血液。水至清则无鱼,一个十全十美的圣母玛利亚也是不存在的。我们听到的、见到的,很有可能无声无息地进入我们的灵魂,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然后再从我们的嘴里说出去影响他人。童年的经历真的会影响一个人一生吗?可能很难回答。每个人的头脑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发生故障的方式也是独一无二的。但请相信,生活中是存在日高这样的人的,面对欺凌勇敢反抗,对受害者微笑拥抱,他们虽身处泥泞,但却将手伸向满天星辰。

    在《哈利波特》中,邓布利多校长曾说过:“People find it far easier to forgive others for being wrong than being right.”有源头的恨意是可以一笑而泯的,而不知所起的恨意,是深入骨髓般可怕的。没人可以知道其他人心里的真正想法,人们从外表去观察一个人,只能看见一个分子和原子的统一体;没人能看出,眼前的人内心可能经历过宇宙大爆炸一样,自我意识已化成了碎片,散落在无边的黑暗之中。你对他人的善意,在嫉妒心的催化下,可能就变成了嘲讽、炫耀;你对他人伸出的援手,在已畸形的自尊心下,可能就变成了嗟来之食。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身而为人,给予者的身份比索取者的身份更重要也更有意义,不要让世间的恶意割伤自己的灵魂,污浊了自己,试着去消化,让世界多一点温暖。


    作者zac-durant 来自unsplash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野圭吾《恶意》——恨不知何起,直击灵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vm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