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在问自己人这一生必须要结婚吗?我得不到答案。
人生还未过半,已然历经了一场失败的婚姻,也许年少的我也是对婚姻有过向往的,只是在岁月的长河里磨灭了一切希望。
有的人一生一世一双人,早早就对自己人生的伴侣做好了规划,去经营婚姻和爱情,能够和一个人长久幸福,这是一种人生。
有的人兜兜转转,不停在婚姻这个围城里进进出出,依然还对婚姻抱有希望,这也是一种人生。
世间万千风景,谁也没办法去评判一种选择的对与错。只因为这世界本就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站立的角度不同,立场也就全然不同。谁又有资格去对另一个人的生活去指点江山呢?每个人在这个世间历经磨难,都是为了在生命的终点不留遗憾。
年少时,一念生、误终生。期间种种回头再去看,已然无法去言说对错。记忆会慢慢褪色,岁月的长河带走了一切。去问问站在岁月里的自己,是否有再回头的勇气,也许有些人要遇见谁、经历谁都早已是注定的。佛说“无论你遇见谁,都是你生命中该遇见的人,看见你在人群中,陪伴就是在还债,离开就是已还请。”
不结婚就一定是误终生吗?一个人出生就是一张白卷,慢慢长大就是在这张试卷上写下自己的答案,每个人带着不同的选题,自然答案千千万万种。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带着白卷来到这个世界,最终要向生命递交什么样的考卷也只是自我的选择,结婚这道题就是这张试卷上的一道主观题。每个人来到这道题的面前都会有不同的选择,有些人只有一个答案,而有些人会有很多个答案。而有些人选择在这道题下面留白。空白的人是需要绝大的勇气的。要有强大的心理去面对世间的非议和不被理解。
人类的生命历程本就是孤独的,有勇气去做自己的人最终都能够活得自在而安心。
是夜,我问过一个朋友,一个人如果选择不结婚会怎么样?来自于父母和社会的压力如何去自渡?她说“人生是自己的,父母也许会担心你独自一人不能很好地去照顾自己,而旁观者只是觉得你不合群,从而希望改变不合群者的思想。如果一个人能够去承担自己的选择,那么就可以去做自己。父母也许不理解,也该以父母的角度去沟通争取理解,而不是相互伤害。”我想是的,生活是自己的,不论如何选择后果都是自己去承担,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没办法对你的经历去感同身受。
《沉默的大多数》里说,“人在其中循规蹈矩地过了一世,谁都知道不可取。但也存在了这样的可能,就是经过某些人的努力,建立了无懈可击的norm,人是不是只剩遵从一件事可干了呢?假如回答是肯定的,就难免让我联想到笼养的鸡和圈养的猪,我想任何一个农场主都会觉得自己猪场里的norm对猪来说是最好的,每只猪除了吃什么都不做,把自己养肥。这种最好的norm当然也包括这些不幸的动物必须在屠场里结束生命......但我猜测有些猪会觉得自己活的很没劲。” 不要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活着的人们一旦开始探寻意义便会觉得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
去遵循内心的声音,去做想做的事。结婚这个命题在这漫长的一生来看,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当你把目光驻足于方寸之间的时候,一切都是痛苦的,而当你把目光看向远方,才会发现有更多的风景在路上。
我也曾经站在当下的路口去看曾经的自己,我也怨怼过,也痛苦过,可岁月不可回头,过去发生的已然是不可改变的,纠结于过去的历程只会加重内心的痛苦。该过去都该让它过去,生命该要往前看。
我也会问自己婚姻的真相是什么?好的婚姻应该是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好,那才是值得的。如果遇不到,一个人也能风生水起。
生命偶尔需要一些顺其自然的事情去发生,也许顺其自然更能遇见美好的事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