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心寻美
东坡先生解决烦恼的法子和我们不一样

东坡先生解决烦恼的法子和我们不一样

作者: 明朗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5-14 06:48 被阅读12次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开头部分是这首词的序,途中逢雨,却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很狼狈,唯独苏轼很从容,一会儿雨晴了,苏轼作词记录此事。
芒鞋:草鞋。料峭:微微寒冷。萧瑟:冷清、凄凉。
“莫听穿林打叶声”,否定句;“何妨吟啸且徐行”,反问句;谁怕?反问句。这几个句子表达了十分强烈的情感。此时的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内心十分激愤。大雨淋身,正好浇一浇心中的焦虑和怨气。“竹杖芒鞋轻胜马”,竹子的手杖和草鞋都很轻快,大步疾行快似骏马。心理学上讲,走路快的人是急于改变现状的人,苏轼此时正是这样的心理状态。整个上片写得就是苏轼激动的情绪。
微寒的春风袭来,词人激烈的心情逐渐稳定冷静。雨晴日出,使词人的心情变得开朗起来。“回首向来萧瑟处”,回头看看刚才那场大雨,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瞬间释怀了,坚定而又潇洒的苏东坡又回来了。
这首词句式长短、字音平仄相互交错,节奏感很强,音节流畅,在品味内容之前就给人音乐美的享受。
东坡先生天纵之才,在一首词当中把叙事和抒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每一句都是说下雨的事,可是每一句又都是抒发词人内心的情感。天气由雨而晴,心境也由糟糕变得豁达。苏轼常人一样,遭受迫害也会生气,也会想不开。但是他不一样的地方是能够随时做出自我调整,矫正情绪。被一场雨浇成了落汤鸡,放在别人是沮丧狼狈,在苏轼却洗掉了烦恼。
这就是真正豁达的人生态度。这是苏轼留给我们现代人宝贵的精神财富。现代人的焦虑和烦恼更多,更应该学学苏轼,虽然我们写不出这么好的词,但是我们可以学习这种人生态度。毕竟除了孩子,我们每个成年人都要面对烦恼,而没有烦恼的那一类成年人你一定不喜欢做。
小贴士:乌台诗案。王安石推行变法,苏轼政见与其不和。于是,有御史利用苏轼的诗文罗织罪名加以陷害,苏轼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的官署里种了很多柏树,上面有乌鸦筑巢,因此又称“乌台”。这件案子就成为“乌台诗案”,实际上就是宋朝的文字狱。

相关文章

  • 东坡先生解决烦恼的法子和我们不一样

    定风波 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

  • 接纳

    人生本身是充满各种困难和烦恼的 我们解决烦恼的方法有很多,一般我们会向外解决烦恼。没有吃喝,我们可...

  • 东坡先生是可人

    东坡先生真是个可人。东坡阅历既富,思虑复深,好像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问题,他都已经提前遇到,而且都给了完美的解决,能...

  • 2020-12-29烦恼是人生常态,解决即成长。多说就有元认知了

    烦恼是常态,也是问题,解决即成长 多想一步,其实会和烦恼愉快相处。烦恼是什么?是我们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是靠解决...

  • 随笔

    看了一档电视节目:东坡先生。从东坡先生的诗、词到东坡肘子,到东坡先生的待人处事,先生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难怪...

  • 东坡先生的爱和恨

    最近在拜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觉得十分有趣。 对于东坡先生,还是学生时代跟他接触得多。那时候只顾...

  • 陶行知教育箴言:教学合一

    1. 先生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 2. 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 3. 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油菜花开的季节 我们的生活当中会遇到很多的烦恼,我们很想解决这些烦恼,但是总是找不到烦恼的根本和来源,下面我们通过...

  • 追星东坡      达观生活

    ——读《苏东坡传》 我是一名铁杆的“苏粉”。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让一个更完整的东坡走近我们。 东坡的人生就是...

  • 拖也是法子

    太多两难问题,没有十分明确的法子及时解决,那拖就成了法子了,是不是法子的法子。 轻重缓急把握准,方可游刃有余。眉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坡先生解决烦恼的法子和我们不一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zl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