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这个词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现在已经到了类似味精的地步,什么事情都被说成是文化。我认为这相当不合适。在我看来,文化就是一种关系。中国文化的“文”是很早就定下来的,它是针对“武化”提出的。周公制礼作乐,这个“礼”,就是“文”。为什么要这样做?周初建立政权,自己力量小,面对的是随时可能出现的“武化”事件,所以周公为了安定天下而“制礼”。也就是说,叫大家放弃“武”的关系,约定“文”的关系。
“武”是什么呢?只要我的力气大、实力强,你的资源,我一把就抢过来,这就是“武”。
而在“文”的关系中,资源是这样分配的,每个人都要有一点,不能是谁的力量大,谁就可以全部拿走。
那么“化”是什么?是“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文”不是我们的本能,而是后天的一种规定。一举一动,都是按“文”的方式去处理,这就是“化”。
“文”是一种“礼”的关系,“武”则是我们的动物性。从动物性的角度来说,人之初,是动物,动物的世界是一个武化的世界,所以人的本性是恶。
但我们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我们发明了“文”,来抑制我们的动物性。
凡是人发明的东西,就难免会被异化,这种异化会影响到我们。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中国文化的“文”被异化过好几次,这导致后来我们的前辈怀疑文化出了问题。其实现在看来,他们否定的,是文化的异化,比如“吃人”的礼教。异化到一定程度时,人就受不了,一定会反抗。所以我觉得对于文化来说,要时刻反省和监视的是它异化的部分,而对于文化本身,不能质疑。
(摘自《文化不是味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