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习得爱?
当一段感情走到悬崖边上,“分手吧”对方说。这个时候,犹如当头一棒,却又好像早有预料。这并不是你想要的结果,却又好像总是有一股力量拼命把你拽回到原点,隐隐约约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你不值得被爱。往往到了分手,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并不懂得爱。有人说:人的一生有两次生命,一次是父母给予你的,一次是爱人给予你的。第一次,父母给了你生命,教会你爱。第二次你的爱人会帮你疗愈童年的创伤,让你再次学会怎么去爱。然而,我们并不是非要通过一段恋爱才能学会爱,父母也未必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因为,人们不能给你他们所没有的东西。我们也不用等到一段感情失败,等到事情发展到无法挽回的时候,才去学习爱,事实上,从这一秒开始,我们就可以通过自身去习得爱。
对于我来说,我真真切切发现自己并不懂得爱的时刻,是在男友不断对我付出,而我只能不断索取而无法付出的时候。当我意识到自己伤害了对方的时候,我很心痛,但我唯一能做的似乎就只有伤害他,我只能通过伤害对方来获得爱。这明明不是我想要的,但为什么为什么?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让我意识到我必须去改变自己。
当然,最后他成为了前男友。后来我明白了,我想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给我。因为,我要的东西,连父母都不能给,其他人更加不可能。我要的爱,很多很多,更何况,每个人,有谁不是在渴望爱呢。缺爱的人需要对方给到150分才能感知到100分的爱,而有爱的人对方给1分,便能感知到1分的爱甚至更多。缺爱的人对伤害很敏感,对爱的感知具有钝感。而有爱的人对爱的感知很敏感,对伤害却具有钝感。因为缺爱的人核心信念是:我不值得被爱,对方不会爱我。而有爱的人的核心信念是:我值得被爱,对方是爱我的。这仿佛是一块强壮的盾牌,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抵御掉大部分的病菌。而两者都会将事情引向各自的信念发展。
当你缺爱的时候,会产生以下的后果:1.没有安全感。感觉到时时刻刻别人都有可能离开自己,对未来充满恐惧。2.需要通过贬低对方才能感知到自己是有价值的。3.认为要讨好对方,对方才会喜欢你。4.成瘾。工作、性、食物、电视剧....都可以成为替代爱的来源。5.别人对你的一点好,便觉得是全世界。会喜欢上对自己好、肯定自己的人,而忽略了对方真正值得交往的价值。6.对对方的行为很敏感,总是觉得在针对自己。微微隐光写过一篇文“童年受到创伤的人,长大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http://www.jianshu.com/p/00a24a2ec1b1我很认同作者的感受。
然而,现实是怎么样的呢?现实是,世界是安全的,未来是光明的,你是可以通过努力去达成自己想要的未来的。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我们的行为只代表我们被教导成的样子,并不代表自身的价值,每个人都是神圣的生命个体,都有自身的价值。我们不需要通过对方的肯定或否定去感知自身的价值,更加不需要觉得人都是脆弱的,认为自己的肯定或否定会影响对方的价值。我们是值得被别人好好对待的,不需要付出努力去获取,对方也不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我们的爱。我们可以回归客观,回归到坚实的大地上,成为一棵有着稳固根基的大树,深知,我们被这片土地所热爱着,这片土地并不会离我们而去。这个时候,才能安心专注地成长。而不像一棵摇曳的芦苇或是蒲公英,只能随风向而摆动,随时担心不知被风吹何方。
成为一棵有根基的树爱是可以习得的吗?
相信没有人会不知道弗洛姆的大作《爱的艺术》,这本书我很早就拜读过,不可否认作者给我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然而知道爱的艺术,并没有让我真正学会爱的艺术。最近在拜读莫提默的《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的一段话却让我醍醐灌顶:
所谓艺术或者技巧,只属于那个能养成习惯,而且能依照规则来运作的人。这也是艺术家或任何领域的工匠与众不同之处。
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地运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从实际去做中学习到如何去做的道理。在你养成习惯的前后,最大的差异就在于阅读能力与速度的不同。经过练习后,同一件事,你会做得比刚开始时要好很多。这也就是俗话说的熟能生巧。一开始你做不好的事,慢慢就会得心应手,像是自然天生一样。你好像生来就会做这件事,就跟你走路或吃饭一样自然。这也是为什么说习惯是第二天性的道理。
知道一项艺术的规则,跟养成习惯是不同的。我们谈到一个有技术的人,并不是在说他知道该如何去做那件事,而是他已经养成去做那件事的习惯了。当然,对于规则是否了解得够清楚,是能不能拥有技巧的关键。如果你不知道规则是什么,就根本不可能照规则来行事了。而你不能照规则来做,就不能养成一种艺术,或任何技能的习惯。艺术就是跟其他有规则可循的事一样,是可以学习、运作的。就跟养成其他事情的习惯一样,只要照着规则练习,就可以培养出习惯来。
爱不正是一项艺术吗。而我们从小习得的,或者通过过往经验所习得的规则,并不一定就是爱的规则,如果我们没见过真正的爱是怎么样的,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去习得它。但是幸运的是,我们拥有强大的资源,可以通过学习去了解爱的规则,可以通过练习去习得爱的技巧,从而渐渐地真正成为一个爱的艺术家,就像生下来就会一样。
这个变化的过程,是会充满了不自然和别扭的。你可以现在就体会一下:先按照自己觉得舒服的正常的方式把双臂交叉摆在胸前,然后换一个方向尝试一次。就是如此的不适应。这也是一个分解动作的过程,学过一项复杂技术的人都知道,钢琴要先学习音阶、要练手指的力度和灵活度,学尤克里里要从爬格子开始,写毛笔字要从一横一竖练起....等到每一个分解动作都十分熟悉了,最后才能浑然一体地连贯起来,做到行云流水。
Tal,harvard的积极心理学教授在《幸福课》上说,人的大脑是会寻求一致性的,假如你的思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没有行动,不久思想就会退回到原来的位置。反之亦然。因此,通过不断的练习行动,最终我们便会习得爱。
最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意愿----了解规则-----练习技巧----习得艺术
练习爱的艺术如何习得爱?
综上,我们知道了,习得爱的主角是练习技巧。在行动上总结一句就是,舍弃那些不是爱的习惯,去增添那些是爱的习惯。
首先,我们必须要从自身上面去寻找,自己有哪些习惯是不爱惜、不珍视自己的?关于这点,可以参考知乎问题:有什么平时不注意的小习惯,日积月累会导致严重后果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532894。
对于我自己来说:
1.没有认真管理时间。珍视自己,就必然会认为自己的时间是有价值的。
2.看手机或电脑的时间过长。
3.没有合理规划金钱。
4.缺乏跟人的联结和敞开心扉。如果我认为自己有价值,我会认为自己对社会、对他人都是有价值的,社会和其他人都需要我。
5.晚上晚睡。
6.在失落的时候缺乏自我安慰、自我同情和自我激励。
哪些习惯是爱自己的呢?关于这点,可以参考知乎问题:有哪些生活小习惯,慢慢地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或者生活?这里我摘录了大神warfalcon的回答,我很认同他的看法,详细的内容在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811466。
1.记录自己的时间花销。
2.记账。
3.每天运动或定期运动。
4.定期总结。
5.每隔几年学习一门新的技能。
6.静坐或冥想。
7.练字。
8.早起。
9.送礼物。
10.每年定一个有挑战的习惯挑战自己。
11.写作。
12.注意力。
13.学会“暂停”技巧。
目前,我买了手账本,坚持每天记录自己的时间和金钱花销。每天做冥想休息,早上起来拉筋。在学习瑜伽、尤克里里和钢琴。以前的我很不注重自己身体的感受,渴了也不会去喝水,在经期也会吃生冷的东西。现在的我会时不时关心自己,是否需要一杯水,是否肚子饿了,心情如何?现在的我需要什么,我可以怎么帮助自己呢?我很喜欢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道“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监督。”比如说,我10点肚子饿了,正确的姿势并不是立刻满足肚子的要求,因为会对胃造成负担。
如果想成为一个有爱的人,就要不断地坚持练习爱的技巧,不断练习这一个个的分解动作,直到养成习惯,久而久之,当你生活中充满了爱的习惯的时候,爱就像是你生下来就会的一样,成为你浑然天成的一部分。很多人因为这个过程充满了不适感,回到过去的规则显然会更加舒适和熟悉,但是要记住,不舒适感是必然的,经历分解动作是必然的,挫败感也是必然的,这些都是达成艺术的必经之路。没有人可以一下子习得爱,仅仅了解爱的规则是不够的,必须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技巧,通过一个个分解动作,不断的自我滋养来习得。许多人之所以难以习得爱,都是因为过程中产生了挫败感,不了解分解动作的重要性而最终放弃了。只要汇聚的雨滴足够多,最终将会汇成一条河流,流向我们所向往的爱。
希望大家都可以成为一个有爱的人,珍惜和爱护自己。愿我们都可以成为爱的艺术家。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爱的艺术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