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7日,2020年的高考日。之前的几年,由于天气炎热,高考时间提前到了每年的6月7、8、9三天。今年由于疫情,时间调整到了7月,与之前的日期重逢,这让我又想起了我的高考。
我是1992年参加的高考,算是一次村娃的逆袭。可以说高考的三天,是我高中三年的“高光”的三天,而且这三天还是曲线上升的三天,一天比一天发挥好。自此给自己定义为发挥型选手,今天写下来,与正在高考或者即将参加高考的朋友们分享。
我是在农村上的乡镇初中,初中三年也算是小学霸一枚,1989年通过提前招生,录取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也是省重点高中——江苏省海门中学。说真的,那时候只知道母校很厉害,但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上大学依然是一个模糊遥远的概念。高中第一学期,差距一下子显现出来,我一个农村上来的孩子,在各门学科上都被拉下来一大截,类似物理化学科目,近乎是碾压。虽然大学的目标不是很清晰,但是学校“敦品力学”的校风把我紧紧的裹挟着前行。
那个时候一周六天课,一个月回家一次,周六下午骑车35公里,差不多要两个半小时,冬天到家的话都是天黑了。晚饭结束,整理完作业,差不多半夜睡觉,然后第二天上午又要紧锣密鼓忙着准备,中饭后就会骑车返校,赶回到学校赶上晚自习。
差不多到高三的时候,才慢慢有了高考的概念。不过,那个时候由于成绩很一般,所以也不敢把哪一所大学当成自己的目标,懵懵懂懂先学着。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大学的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临近高考,填志愿,好的一本,填了类似哈工大,直接被枪毙了,班主任说我能考个大专就很不错了。这倒不是轻视,更是符合客观,不过也小小地刺激了我一下。这样一来,照着大专去填,二本也就随便填了冷门的学校和专业。
临考的三个月,近乎是天天备战状态。倔强的我,拒绝了预考录取大专的机会,坚决参加最后的高考统考。
高中三年,持续了初中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而这个习惯在高中最后的三个月,最后的三天给了我最大的帮助。平时坚持打篮球,早上也会提前到操场跑上三五圈,早操我也是最认真的一个,操场边的航空圈我也是难得的常客。每次考试的前一天,我都会好好地打上一场篮球,然后冲个凉水澡,第二天以最好的状态上考场。所以每每考试,都会通过运动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战斗状态。按照现在来说,估计都得挨骂了。
那个时候高考,我们是在自己的校园里完成,也没有什么家长送考陪考的说法,三天考试都由自己独自完成。
高考的前一天,三两个同学约了去放松,我们去了当时小县城最大的一个公园——东洲公园,这好像是我在县城读书唯一的一次去那个公园。傍晚回到学校,继续我的放松项目,一个人来到球场,独自完成了一场篮球——高中三年我酷爱的运动项目,出了一身汗,回到宿舍冷水浴收尾,也算是高考前的一个仪式。
由于高一高二的学生已经放假,学校允许我们自己选择一个空的宿舍临时住宿,避免相互干扰,我和陈同学选了楼上一个宿舍住下。高考前的紧张焦虑是难免的,虽然宿舍只有两个人,半夜时分依然能够感觉到陈同学的转辗反侧,其实那一夜谁也没有睡得踏实。
早上第一门考语文,考前大家在走廊里相互放松,看到有一个同学由于太紧张,加上天热,竟然中暑了,送考老师现场给他按摩拔痧祛暑。进入考场,犹如之前的无数次模拟一样,发卷填卡,开始答题。前半部分有条不紊还算正常。将近尾声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作文好像审题不对,但是重写显然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就硬着头皮继续写。交卷之后,心里清楚,语文算是考砸了,但是有多砸自己也不知道,更无心去对题对答案。一出考场,立刻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把语文忘掉,进入下午的状态。这样,即使有同学在我耳边不断说“考砸了”类的话,都没有影响到我。其实,后来那个同学的语文还高出我20多分。
下午的物理(记不太清)正常发挥。第二天上午的数学,由于题目相对比较简单,发挥的比较顺畅,考完的总体自我评价还算不错。随后就是化学、英语等科目,一门一门考,一天一天过,那时候的感觉是处在最亢奋又平静的状态。
最后一门生物考试结束,没有他们说的那种兴奋,恰恰是异常的平静。这跟我现在的状态差不多,每每完成大事件,总是平静以对,无问西东。
收拾东西回家,也不去想结果会怎么样了。回家正好赶上邻居家盖房,就去帮忙当了三天泥瓦小工,算是给自己放松了。
时间来到7月26日,返校查成绩。那天早上,我早早地骑车35公里到了学校,那个翻阅成绩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班主任的办公室,岑老师脸上洋溢着笑容,谈论着好像说今年考得不错,每个班就只有零星的几个没有考上。我在想,这零星的几个会不会是我啊?办公桌前,同学们都在挤着查看成绩,查完带笑的居多,当然也有说哪门哪门没有考好。轮到我看分数,语文60分(满分120分,相当于50分),政治60分,生物60分,看到这里着实有点蒙,小心脏扑通扑通好几下。一想,生物总分70分,相当于86分,这是三年的历史新高啊,以往都是40分左右的水平。另外政治比较难,60分已经算是不错了。这么一来,心里一下子缓和了好多。
继续往下看,数学115分,创历史新高;英语81分,正常的发挥;物理89分,也是新高的发挥;化学77分,这是三年无数次碰到的分数。总分一加542分,超出了当年二本录取线5分,这么说我达到本科的分数线。心里着实小兴奋了一下,能上大学就行,至于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都已经不在我的考虑之中了。
第一时间感谢了班主任老师,虽然我打破了他的预言,但考好了总归是好事,值得师生同喜共贺。
那个时候家里也没有电话,无法给家里报喜。中午前,我到姐姐在县城里的工厂,姐姐和她的同事们都为我高兴,当然加餐是少不了的。午后顶着烈日,赶紧骑车往家里赶,到家已近傍晚。当告知父母我考上大学之后,虽然没有那种热烈,但依然能够感觉到他们的兴奋和骄傲。当天晚上,邻居们纷纷过来家里祝贺道喜,这也是我们生产队、我们村近十几年来第一个大学生的诞生。
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难忘,但高考的三天更加难忘。因为这三天的“高光”的发挥,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这三天的发挥,既是学习成绩的比拼,也是体能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质的比拼。
所以,我建议现在的老师和家长,不要老是把学生关着一味地读书。高考考的是学习成绩,但这个成绩也是需要好的身体、好的体能和好的心理素质来做支撑。
毕业后与老师同学们合影2020年7月7日
周杰于西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