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346691/c3a1c13531618509.png)
今天开始读英国小说界里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威廉·萨摩赛特·毛姆的代表作《人性的枷锁》,这部传世作品自带明显的自传色彩。
![](https://img.haomeiwen.com/i9346691/566136b139ef89b3.png)
小说基调定位是悲凉的底色,正如马东先生说的那种。人一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不平等的,经受这个世界的各种艰辛苦难,重重关卡。
人的种种不幸,某种意义来说就是这个千疮百孔社会给予的。社会的种种枷锁,条条框框,总是那么多。我们一步一步成长,一步一步头破血流去碰撞,去揣摩,一次次用自己的赤手空拳去一一打破它们,劈荆斩刺。
要么屈服被困在原地麻木按部就班行尸走肉,要么走出牢笼,走进自己想要的精神世界,让心灵世界得到无限的自由。
这也许需要每个人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人生,去践行,去解答每个人自己的特属人生意义。
毛姆说:生活是无意义的。不要去定义生活意义。那么且让我们认真去活一次,再说感悟。
好吧,开始阅读这本长篇小说。希望看完一章,就通过自己的语言,一些理解,一些记忆片段文字,并关上书,讲述大概故事情节,说说自己感悟。
专注地走进毛姆先生的文字世界里,深刻领大师一起思索这仅有一次的人生。
别无所求,唯愿坚持。
第01章 最后的依偎
首先讲述了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季,天气阴冷刺骨,彤云低垂,马上就要大雪纷飞了。
镜头从空旷的外面世界拉进了屋子里,男主角(菲利普)登场了:一个睡在床上的孩子。女仆埃玛进来喊醒他,然后抱着他,去楼下房间里见不久即将离世的母亲(凯里太太)。
凯里太太身体本就一直不好,加上怀孕刚刚产下一死去的男婴,身体已经极度虚弱。
从女仆问医生:凯里太太的病还能好吗?医生摇摇头。可得知这个可怜的小男孩即将失去在这世界自古至今纯属无私的母爱。
凯里太太抚摩着小男孩,吻着孩子的眼睛,生怕下一刻就失去了孩子。小男孩则紧紧依偎在母亲的身边,不一会他就又睡着了。
医生建议最好把孩子送往别处。女仆说,已经给孩子的大伯发去了电报。另外孩子的教母沃特金小姐愿意先照看孩子。
这一章,关于凯里太太对孩子各种不舍,最后到抚摩右脚到左脚这个特写镜头,为后面埋下了伏笔。男主角是个先天残疾,一生下来就有一只脚是畸形的,走路时会一瘸一拐。
也许是最后这个特别致命的缺陷,加上马上就要失去自己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母亲角色,凯里太太止不住眼泪,双颊扑簌而下。用极其悲戚的眼神恳求医生别马上抱走孩子这些细节描写。
不得不说看毛姆先生码的文字,不就是让读者看一幕幕生动的电影镜头吗。
第02章 悲伤的消息
接着讲一个星期后,那个最坏的消息还是传来了。这一章点出了时间:1885年。菲利普,一个9岁的男孩,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沃特金小姐参加了葬礼。
小男孩也知道了自己母亲离世的消息。女仆埃玛来沃特金小姐家里接小男孩回家,并告诉他,他的威廉大伯正在家里等着他。
但一想到这个9岁小男孩可怜身世,埃玛就悲伤地失声痛哭。小男孩礼貌地告别母亲生前最好的朋友沃特金小姐,他走路的一瘸一拐的姿势,让同屋的另外来做客的太太们,好奇又同情。
这一章,对女仆埃玛的描写特别多,从她细致的穿着:黑天鹅绒裙袍,腰里裙撑,裙子上宽荷叶边,头戴黑色无边帽,到外形身材高大,一头金黄色头发,粗眉大眼,各种细致描写包括心理描写。
眼看着非得把自己一手带大的小男孩交到陌生人的手上时,埃玛那种无奈心寒与不舍。
这也为后面的铺垫出凯里大伯的精打细算,要辞去保姆,省这笔开销,而不顾菲利普与埃玛的9年主仆情感,总是会感到是有一点点那么冷漠的。
也不得不为接下来即将寄人篱下的小男孩的童年生活,他的命运将如何,开始担忧。
2019-01-30 绛云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