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阅读经典?因为经典透过时间的洗涤和繁华的世界直击人类的灵魂。经典著作的作者,在无情地剖析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在对自己的灵魂剖析毫不手软。真诚是打开世界的宝剑。哲人们用饱含热情的灵魂探索着这个世界,留给后人一世芬芳。
比如说黎巴嫩的诗人纪伯伦,也毫不留情地鄙视自己的灵魂,并列在了书中。这些是我们常人经常犯的错误,而我们在习以为常的时候,哲学家们却给予了他们毫不留情地抨击。在我们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安慰时,早已有人用锐利的目光穿透这些自我安慰直击灵魂深处,让那些浮华的软弱的语言和行为无处躲藏。
读纪伯伦的《先知全书》,再次感受到了灵魂的震撼。尽管《先知全书》面世已快一个世纪,无论世事怎么变化,经典著作中的字字珠玑,仍然直击现今世界的荒芜与浮华。
图片来自网络
作家榜出品的《先知全书》,是纪伯伦著名的代表作《先知》《沙与沫》《泪与笑》三部作品的合集。其中《先知》一经面世便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百种文字,仅在美国就销量接近1,000万册。
纪伯伦是享誉世界的黎巴嫩作家,与泰戈尔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季伯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大师,而且是一位成功的多产画家,一生留下画作700余幅。
纪伯伦的童年生活经历坎坷,8岁时父亲入狱,12岁时母亲现在4个孩子移居美国,一家人生活困难,15岁时再次回到黎巴嫩求学,20岁时重返波士顿。纪伯伦早年间的生活磨难练就了他冷眼观察世界的犀利双眼。尽管前期生活困难,却仍然对世界回报以美、爱和温暖。
冷静的头脑来自于对世界深刻的观察。而流转到笔尖的虽是字字珠玑,却是思想与灵魂再一次地绽放。细细品读纪伯伦的文字就像在品味一杯醇香的酒,口感清冽而又绵长。
纪伯伦说,我曾7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第一次,是在我发现它为了升华而故作谦虚时。第二次,是在我看见它竟在真诚者面前狂舞时。第三次,是让它选择难易而它选择了易的时候。第四次,是在何况做错了事,却以别人也做错事来自我安慰时。第五次,是在它容忍软弱,却把自己的忍受称为坚强时。第六次,是它的讥笑一张丑陋的脸,而它竟不知这正是它许多面具中的一幅面具的时候。第七次,是在它唱着一首颂歌,并认为唱颂歌就是一种美德的时候。
读完这段文字,我也学着审视自己:在面对困难的事情时,总是选择容易的一方去做;在讥笑别人的不堪的一面时,其实它也是我生活中的其中一副面具;逆来顺受不是坚强,而是软弱。我们每个人都与其他人一样有不堪的一面,有软弱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当我们认识了自己这些不同的面孔,对周围的人和事做了一份理解与坦然,少了一份抱怨和指责。
谈到悲欢,纪伯伦写道:你们的欢乐就是你们在讽刺的悲伤,你们汲取欢乐之水的泉井,也时常溢满你们的眼泪,你们身上悲伤的伤痕刻得越深,你们内心的欢乐也就越发强烈。
图片来自网络
这像不像我们中国古话里的“福兮祸所依,祸合福所倚”?欢乐和悲伤本身就是一种辩证关系。比如说面临考试,是出去玩耍还是沉浸于复习中?出去玩耍当然是愉快的,而选择努力,则意味着放弃暂时的欢乐,赢得的是更长久的快乐。
这其实也是一场理智与情感的较量。在我们的内心中常常有一个战场,那是一个理智与欲望的交锋的地方。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内耗。那么如何停止内耗呢?那就是让内心的争执和冲突和谐。纪伯伦认为,让心灵带着理智升腾至情感的高处,才能使两者和谐,才能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欢愉和惬意。
当理智成为情感的向导时,情感能在复活中生存,也就达到了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理智与情感就像我们的左右手,不需要厚此薄彼,而是共同善待,这样它们才能成为我们内心中源源不断的快乐源泉。
阅读《先知全书》,就像阅读一首精美的诗,意境深远而悠长,需要仔细品味,因为那是有智慧的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