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每日游人如梭,每位游客都关注着各宫殿里摆了什么、各宫殿又是做什么用的。当他们匆匆从各宫殿的门前、窗前而过时,也有人关注过各宫殿不同式样的窗,但宫殿前的简介容量有限,窗花的内涵也就无从查起了。
窗户的起源与远古人类居住的地穴或半地穴建筑有关。这些建筑需要采光和出入,一般在建筑的顶部开一个小口;
后来,建筑逐渐升到地面,窗户也就从顶部下移到了墙壁。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窗户则是建筑的眼睛。
中国古建筑的墙体不承重,于是门和窗的设置就灵活许多。古代建筑的窗子之大,像紫禁城的太和殿、中和殿等等,基本上朝阳的整面都是门窗。
窗户的样式除了整体形状不同,更多的是窗格的变化。从最早的十字方格窗发展出斜方格窗、直棂窗和锁纹窗;宋代又有了破子棂窗、水汶窗、板棂窗等等;明清时期,窗的形式和种类仍有发展,最常见的是菱花窗和支摘窗两种。
窗格的样式与槅扇门的式样是相匹配使用的,什么样的槅扇配什么样的窗格纹饰。明清建筑的隔扇,有六抹(即六根横抹头, 下同)、五抹、四抹以及三抹、两抹等数种 ,依功能及体量大小而异。紫禁城建筑的隔扇,多用六抹,五抹两种,这不仅仅是为显示帝王建筑的威严豪华, 更是坚固的需要。
我主要介绍一下北京故宫的菱花窗和支摘窗:
格心:也称菱花,早期外檐装修的主要装饰手段就是菱花形式,亦有称格眼的。北京故宫前三殿和后三宫的窗户就是菱花窗。菱花窗的槅扇和窗格都是三交六椀。三交六椀是用三根雕成菱花的木条,用菱花钉将它们钉在一起,形成六瓣形的花纹,所以叫三交六椀菱花窗。为了方便在窗上糊纸或糊纱,菱花一般都比较密集,所以房间内的采光会有所影响。
菱花窗是窗中等级最高的,其中,三交六椀样式等级最高,双交四椀次之。
菱花窗与槅扇门使用了一些铜质构件,这种饰件总称叫“面叶”, 面叶依位置不同又分为双拐角叶(用于六抹隔扇的上下拐角处)、单拐角叶、双人字叶(用于中绦环抹头和边 梃相交的节点处)以及看叶(用于挺上部中段),有的看叶上为了方便开关窗户,还装有“扭头圈子”把手。有些拐角叶、看叶还装饰着云龙花纹,表面还要镀金或贴金。
支摘窗
北京故宫东西六宫的窗子与前三殿、后三宫有所差别,生活化了许多。为了采光更好,大多分为上下两段,上面的可以支起。下段可以摘下,因此被叫做“支摘窗”。支摘窗多分为内外两重,当外窗支摘后,里面的仍有支摘窗二槽。支摘窗的纹饰就不能用菱花窗纹饰了,只能使用等级较低的其他纹饰。就紫禁城而言,有步步锦、灯笼锦、卍字锦、万寿锦等等,其中步步锦和灯笼锦是最常见的。
步步锦是将棂条拼接成上下左右对称的图案,其中较短的棂条有做成卧蚕形状或卧蚕带工字,还有外圈全由卧蚕组成,成为卧蚕大围。棂条交接处做成人字尖榫,用胶粘牢。
灯笼锦,主要是棂条相交结成直角形,直角不与棂条交接,呈现类似灯笼的图案,所以叫灯笼锦。它的构图实际是卍字形的变化,象征吉祥万福。卍字锦、万寿锦窗格,也常用在支摘窗上。卍字是一种符号,人们通常认为它的原始意义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佛教释迦摩尼的胸前就是“万德吉祥”的标志。武则天将它作为一个汉字,并赐读音“万”。支摘窗以它为窗格图案,取“吉祥万福”之意。卍字锦如果与变体的团寿字相结合,就组成了“万寿锦”。长春宫支摘窗的窗格纹饰就用了卍字、寿字。
坤宁宫的窗户
紫禁城有一处的窗户与别处不同,那就是坤宁宫。
坤宁宫是后三宫最后一座,是明朝皇后的居所,它的东暖阁是清朝皇帝大婚的洞房,西暖阁是萨满祭祀场所。
坤宁宫的窗户没有采用三交六椀菱花,而是用了外糊窗纸的吊搭窗。吊搭窗是满族建筑的传统形式,是为了适应寒冷天气,故窗户纸糊在外面,这样能接受更多的阳光。
盲窗
紫禁城的窗户也有真假之分,吃惊吧?假窗称为“盲窗”。神武门城楼两山墙外侧就采用了砖制盲窗,上面雕成菱花窗形式,并油饰彩画,远看是菱花窗,近看才知是盲窗。乾隆花园抑斋两侧的游廊、颐和轩和景祺阁之间的游廊,也使用了盲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范雷深度游工作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