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哪吒也无法搬动人心的成见这座山

哪吒也无法搬动人心的成见这座山

作者: 子勤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19-08-20 07:56 被阅读0次

《哪吒之魔丸降世》这部电影突破了35亿票房,点燃了全民对国漫的热情,哪吒与敖丙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俘获了众多观众的心。

同时,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在不同的角度上映射出了我们的内心,在成长的过程中,渴望突破命运,突破内心冲突的牢笼。

影片中的哪吒是魔丸转世,陈塘关百姓对他充满恐惧、歧视,竭尽全力地隔离他。

身为龙太子的敖丙成为灵珠转世,也改变不了人们固有的偏见,认为龙族是妖族,狗改不了吃屎。

两个孩子一出生便在充满敌意的世界中长大。

电影中的理想主义,让哪吒和敖丙最后都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找回自己,选择了与人们的和解,成为英雄。

回到现实中,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不断的选择与放弃,内心的冲突就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是否也可以在复杂的社会中,找回自己,成为自己的英雄呢?

卡伦.霍妮说过:只要我们活着,所有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甚至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

卡伦.霍妮是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学派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先驱。

她曾经是一名神经症患者,经历了离婚、亲人去世、抑郁症爆发,差点自杀。

为了寻求解脱,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嫡传弟子卡尔·亚伯拉罕的精神分析。

她切身的经历让她完成了《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指出,在令人不安的状况下,孩子们摸索着如何继续前进,如何应对这个充满威胁的世界。尽管充满了怀疑和恐惧,他们还是无意识地形成了自己的策略,以应对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各种势力。

01 环境影响着孩子人格的形成发展

《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告诉我们,一个孩子在充满潜在敌意的世界中感受到的孤立和无助,外界环境中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能造成孩子的不安全感。

孩子在这些混乱的环境中,将逐渐形成他应对环境不同的行动方式:亲近人,对抗人,或者回避人。

什么是亲近人,对抗人和回避人呢?

亲近人,当孩子亲近人时,表现的是一种顺从型人格,他接受了自己的无助。想通过赢得他人的喜爱和依靠他人,来获得安全感,渴望亲密关系和归属感。

对抗人,当孩子对抗人时,表现的是一种攻击型人格。

他接受了周围的敌意。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决定战斗,他想变得更强大,打败他人,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还为了报复。

哪吒面对陈塘关百姓的敌意,就表现出了攻击型人格。在不安的环境中,哪吒一有机会就出来恶作剧,喊道:“他们说我是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看!”

回避人,当孩子回避人时,表现的是一种孤僻型人格。他既不想有归属感,也不想战斗,独来独往。他觉得与外界格格不入,只想构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

影片中的敖丙就是孤僻型人格,尽量回避人类,从不暴露真实的身份。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指出,亲近人,对抗人,回避人这三种态度应该是可以互相补充,和谐统一的,可是当三种态度都表现得很强烈时,他必然会陷入严重的冲突。

冲突开始于我们与别人的关系,人际关系能够影响我们的价值观,目标,甚至会塑造我们发展的品质。这种不相容态度产生的冲突,表现出了人际关系紊乱。

02无法解决内心的冲突面临的后果

《我们内心的冲突》带着未解决的冲突生活,不仅要承受精力分散之苦,而且还要面对道德本质的分裂。

影片中的敖丙,他想要实现父亲对他的期待,完成复兴龙族的使命,内心又渴望维持与哪吒的友谊。

现实是两种愿望并不相容,一方面要求他对抗魔丸,另一方面又无法舍弃与哪吒的友谊。处于矛盾纠结中的他,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在申公豹的教唆下,差点水淹陈塘关。

这种冲突也会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比如一个父亲,既希望孩子独立自主,又想孩子完全听他的。一个人既想在工作上一鸣惊人,又担心别人嘲笑。

这些存在内心的冲突,会让人感到无法思考该如何行动,做事犹豫不决,浪费了精力,效率低下。

带着冲突生活的人,很难有坚定的立场。

比如影片中的哪吒,李靖骗他是灵珠转世时,他立志要成为斩妖除魔的英雄。

可在在得知自己是魔丸转世后,立即魔性爆发,差点杀死了自己的父母。

没有解决的内心冲突,使他很容易就在别人的声音中改变了立场,这就是书中提到的道德本质分裂。

03如何解决内心的冲突

在书中指出,最初引起我们内心冲突的是我们与自己、与别人关系变化

所以要解决冲突,我们必须找回自己,意识到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愿望,发展一套自己的价值观,根据内心的感受和信念与别人建立关系。

1.直面内心,了解分析内心的冲突。

有时我们面对内心的冲突与纠结,常常羞于承认,可如果不抽丝剥茧般的展现出来,越纠结遇到的障碍就越多。

比如影片中的哪吒,面对大家的成见,既恨又无奈,不是绝食就是捣乱破坏。

母亲的一句话,才让他内心平和下来:“娘知道,其实你内心很委屈,你也想得到大家的认可。”

2.生活本身是一位治疗大师。它会告诉我们,真正能左右我们的,是获得内心的独立。

有时我们太在乎他人的看法,放不下许多事。可生活就像申公豹说的:“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

陈塘关百姓误会是哪吒抓走小姑娘,面对成见,哪吒绝食,生气又绝望。李靖则抓来海夜叉想为哪吒找回清白。

可后来用不着海夜叉为哪吒洗白,百姓的那点成见也早不足以放在心上。

在命运面前,哪吒终于明白那些成见、痛苦都是芝麻小事。喊出了:“别人说的都是狗屁,你是谁自己说了才算!”。

哪吒的内心不再纠结,发自内心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学会承担责任,也获得了内心独立。不需要解释,当他成为自己的命运的主宰者后,陈塘关百姓为他跪下双膝。

04结语

弗洛姆说过:作为个人他是无法改变生存需求和社会制度这两点的。

我们无法忽视社会环境对自身的影响,可生活告诉我们,活着不是要搬动人心成见这座大山。

而是要直面自己内心的冲突,全心全意的生活。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成熟,更好!

相关文章

  • 哪吒也无法搬动人心的成见这座山

    《哪吒之魔丸降世》这部电影突破了35亿票房,点燃了全民对国漫的热情,哪吒与敖丙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俘获了众多观...

  • 近期的一些感悟

    1、成见,是座山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无法搬动它。 这是电影《哪吒》的经典台词,看电影的时候...

  • ✨出自影视·语录🌙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无法搬动。 ――《哪吒之魔童降世...

  • Day9《傲慢与偏见》:成见是一座山,唯爱可以跨越它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凭你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电影《哪吒》中的哪吒、敖丙、申公豹都是“成见”的受害者,而...

  • 哪吒之魔童降世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哪吒之魔童降世》

  • 姜子牙换挡了不如再看一遍哪吒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评:世界吻我以痛,我报世界以歌 “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

  •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认为对父母与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

  • 《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典图片台词盘点

    1. 不信命,是哪吒的命! 2. 他们盼着给我奔丧我信! 3.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无法搬动它...

  • “你是理工生,写什么文字”

    01 最近很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无法搬动它”,电影中...

  • 哪吒

    终于哪吒没有被用莲藕重塑,电影里的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神仙都难搬动。 是的,人心的成见让人变得很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哪吒也无法搬动人心的成见这座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fu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