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身边人和我抱怨,说他的朋友借了他五千块钱了好几年了,也没说不还,也没说好久还,又心软地不好催促。这种事简直就是如梗在喉一般。
这让我想起了关于借贝壳的一个故事。一个人找朋友借一只母鸡,朋友想着母鸡下蛋,家里娃要吃,就借给他10个贝壳。他拿着贝壳去集市换了一只母鸡。接下来当然就是母鸡生蛋,蛋又孵出许多鸡,而鸡又产下许多的蛋····如此循环往复。过了好几年,他想起借贝壳的事情,就拿了母鸡去集市换了10个贝壳还给朋友,朋友说你应该至少给我20个贝壳。
这两个故事有些相似之处。借了别人钱的人,借的时间长,一方面不考虑利息的事情,另一方面还不给个明确归还日期。这就使典型的穷人思维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分两方面来回答。一是穷人不懂“复利”概率。他不知道借钱需要付出代价,理所当然认为朋友的钱就该“好借”。他只知道钱在他那里可以帮他缓解暂时的困难,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钱在别人那里可以产生“复利”而变得不再是原来那个价。二是穷人没有直面问题。借了钱,还钱这个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不能因为害怕失掉面子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就无视这个问题,至少给个期限,给个说法或者有个交代吧。不能借完钱就当还钱这事不存在。这亦是对自己不付责任的一个习惯。这种态度在工作中是很吃亏的,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很让人“敬而远之”。
另外,我觉得借给别人钱的人,也该直面这个问题。如果是土豪,家财万贯,这点钱当给朋友一点小恩惠,那这个问题已经自动解决了,即它在你内心不是个问题。但如果这钱在你内心还是有分量的,你会为它而思量,而苦恼,而挣扎,那我觉得你该向借你钱的人坦白你的态度。比如告诉他你某个时候会比较需要这笔钱,需要他在这之前还上。或者提醒他该还钱了。这是在直面自己的问题,也是再提醒他人直面问题。
如果不知道这件事情中有问题,或者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其中有问题,那我感觉问题就更大了。
我以前就处于这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当然现在有了进步,但我想我仍在在一些方面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可能就要涉及另一个关于“提出好问题”的内容了。
总之,“直面问题”很重要,直面“直面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