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知 海
The Pygmalion Effect皮格马利翁效应

The Pygmalion Effect皮格马利翁效应

作者: 愚喆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10:30 被阅读0次

    “我发现了你,还是我创造了你?”

    皮格马利翁效应

    作者:

            朱瑟琳•乔塞尔森 著名团体心理治疗专家,临床心理学博士,菲尔丁研究院临床心理学教授,欧文•亚隆心理治疗学院执行院长, 美中国际心理学院特聘专家, 曾任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和哈佛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心理学会、A.K.Rice社会体系研究院、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协会、中大西洋团体心理治疗协会、人格学学会、华盛顿-巴尔的摩团体关系研究中心成员。

          著有《我和你:人际关系的解析》。其著作还有《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欧文·亚隆思想传记》、《皮格马利翁效应》等,她对欧文·亚隆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体系与实际运用有深入,广泛的理解和造诣。


    内容简介: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性情孤僻,善于雕刻。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了他理想中的女性雕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弗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每个人都像他一样在创造,创造剧本,创造剧本中自我的角色,他人的角色

            他人在我们眼中的样子,是我们“创造”的还是“发现”的,这其中包含着复杂心理过程,我们用自己构建的方式去感受他人,并在人际关系中被别人构建并感受。每个人都像一位导演,在舞台上将其他人塑造成某一个角色,而其他人也将我们塑造成他们剧本当中的角色。

            而本书便是结合事例对这复杂而又奇妙的人际关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干货精华整理:

              没有幻想就没有关系.

          “ 幻想以及投射认同创造他人的过程在感受中被当成了他人身上确定的东西”

            这就是皮格马利翁爱上加拉泰亚原因。

    【  但加拉泰亚从没很喜欢过皮格马利翁:               

                    “他与她的关系太像神一样了,

                                  而无法愉快地在一起“    】

             

            我们在互为主体的空间中创造各自的剧本,在各自的剧本中扮演各自想要,需要的角色。

    (人类与他人的连接是出于基本需求:安全,依附,确认,相互依存,性满足)

              我们交往的过程都是关系创造与再创造的过程,但这只是开始而已,或许对于别人而言早已是终点。

    越”了解“,越”复杂“,越”矛盾“

          剧本中的”他“是你创造的还是你发现的?

            在关系的最初建构中我们往往按照自己的需要创造某个人的角色,让他在你脑中按照你的剧本出演。

        但随着我们对他的了解慢慢加深,我们慢慢发现他与我们最开始认识的人不一样了。

            是 ”他变了“,

      还是我们从未真正了解过他。

    (伴着过渡性客体体验我们对”他“产生了误解,被创造的他和被发现的他之间的矛盾)

                                         

            ”我们只是孤独的相互联系"

            心与心的真正交汇是很难的,它意味着我们要走出自己的舞台,走出自己熟悉可掌握的世界。

            踏入一个不熟悉,甚至完全陌生,与自己可能不一致的世界。

            去真正感受他人,去发现“真正的他”并向他诉说”真正的我“。

      ”不应铸造一个他人,

                        应寻找这个形象的基础“


    【皮格马利翁效应还有一个有趣的东西:

            皮格马利翁效应原本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提出。他们在神话的基础上,进行了一项研究。

            他们去了一个学校,从校方手中拿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随机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表现出来。

            但这只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

              由于教师认为那些学生确实有天赋,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所以才取得了好成绩。

            这说明期待不同,对人的影响也不同。

    “你想让他成为谁,他就可能变成谁”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可称为“期待效应”。

             

            这就像是萧伯纳写的《卖花女》

        (卖花女还是淑女得看你怎么对待她)


    回归主题,最后思考一段简略的话:

    在我和你各自的世界里联系的只有我和他,

    在我和你交汇的世界里联系的才有我和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The Pygmalion Effect皮格马利翁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ih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