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我有意无意的在扩大自己的人脉,因为马上面临毕业工作,所以要慢慢学会从学生向职员角色的转变。而在这些人际关系中我发现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比如与我素不相识的人想和我合作搞事情,这些人与我而言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如果合作不成功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我如何对待那些与我没有合作关系,但是仅仅是普通朋友我该如何看待这种关系?还有就是至亲至爱之人,这些人在我的生活中又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些都值得我深入思考。
人际关系组合中有三种关系资产:
一种是高贝塔的,波动剧烈。这些关系为你锦上添花,也为你雪上加霜,或者鲜花灼锦,或者树倒猕猴散。想想这些关系还是蛮可怕的,但是可能就是这些关系能为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而我在社会上接触的那些所谓的“朋友”大概就是这些高贝塔值关系的人。这些人利益关系划的很清楚,但是不乏那种嘴上功夫了得但是不干实事的人。我希望在我的这些高贝塔值关系中,尽量都是能愉快合作的人。通过每次愉快的合作逐渐建立信任机制,最终成为朋友。
一种是低贝塔的,无论你的朋友圈如何起伏,他们不与其沉浮,总在那里。我怀疑这种关系有存在的必要吗?是不是就是那种点赞型甚至更弱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不需要维持,但是又怕哪天会用到也不舍得删除,就像衣柜里的破衣物,弃之可惜,但又不会再穿或者再用。
最后一种是负贝塔的,也就是说你飞黄腾达的时他不在,你身处逆境时他出现。很少人有幸能有这样的负贝塔朋友,但几乎所有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负贝塔关系,他就是我们的家人:父母、夫或者妻、儿女。他们使我们有了冒险的勇气,因为无论前途如何,我们总有可恃的方寸之地。我细细想了想,貌似我这么多年的努力的信念支撑就是要父母家人都过上好日子,用我的爱为他们撑起一片天。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再苦再累比起为父母分担忧愁都不算什么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苦中有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吧。
人际关系的多元化似乎不仅能减少风险,还因为网络的正反馈效应能创造超额回报。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多媒体实验室负责人就说,这些人际关系多元的人最具有创造力。他们在每一个观念流中自由转换,还能将各处采集来的观念,在沟通转换中,再度碰撞、筛选、汇集,最终变成决策。
这些最具创新能力的人不必最聪明,不必最能干,但他们在人际关系网络及其承载的观念流中,最如鱼得水。愿我们都成为那在人际关系中最如鱼得水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