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因富裕而受限,愿以清贫换自由

不因富裕而受限,愿以清贫换自由

作者: 叶风倾 | 来源:发表于2018-05-23 22:45 被阅读0次

亲爱的书友们,今天我带大家阅读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第二部分第五章波西米亚的前两节。

一、一种文艺的心灵态度

    19世纪初,有一批特立独行的欧美人,衣着朴素,居住简单,不在乎金钱,却博览群书,性情忧郁,多投身于艺术和感情。这样一批人被称为波西米亚人,是指“在某些方面不符合资产阶级的体面原则的人”。

    波西米亚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是任何一个年龄段、职业和社会阶层。阿瑟·兰塞姆认为,波西米亚无处不在,它是一种心灵态度。它以反对资产阶级为特征,并以批判资产阶级为自豪。

    福楼拜认为,“对资产阶级的讨厌是智慧的开始”,他谴责资产阶级的物质至上和繁文缛节,他们喜欢专心致志地干一堆琐碎的事,而且既愤世嫉俗又多愁善感。比如他们可以花一个世纪的时间来讨论,西瓜是蔬菜还是水果,应该饭前吃(法国)还是饭后吃(英国)。

二、灵魂至上

    波西米亚人和资产阶级的分歧主要在于,生活态度的不同,一方重视的是体悟感知,另外一方重视的是世俗成就。

    对波西米亚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体悟世界,以观察者或者创作者的身份专注于艺术。他们认为,虽然没有体面的外观,但因为奉献精神,因为他们具备“良好的伦理意识以及感悟世界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应该享有最高的荣誉。

    波西米亚人大多会生活在贫穷之中,因为他们不愿意从事自己看不起的职业,他们极力反对通勤的人,称赞灵魂自由的人。

    司汤达认为,“那些每年在翻开一本书之前已经挣了10万法郎的人”,最好立即把书合上。他们是在物质财富中获取报酬,而不是在感情中获取,认为金钱和实用性的职业会破坏人的灵魂。

    波西米亚的身份的获得,需要依靠有灵感的交谈或创作真挚感情的诗集来实现的。

三、那些金钱阻碍我们的事

    美国人亨利·梭罗决定要检验他自己,是否能过一种外表简单而内心丰富的生活,从而证明,物质生活的贫瘠可以与精神生活的充实结合起来,于是写就了《瓦尔登湖》。

    梭罗认为,绝大多数的奢侈品,许多的生活设施,不仅不是必须的,而且还是“人类高尚情操的真正阻碍”。人的富裕程度是与生活中不需要的物品的多少呈正比的。

    一个人没有钱,可能仅仅因为他自愿把精力投入到了别处,而不是投入到赚钱之中,因而他在除金钱外的别的方面富有。

    梭罗认为的简单生活,是指自愿的选择,不是被迫接受的物质状况。他认为“金钱并不能购买灵魂的必需品。”

相关文章

  • 不因富裕而受限,愿以清贫换自由

    亲爱的书友们,今天我带大家阅读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第二部分第五章波西米亚的前两节。 一、一种文艺的心灵态度 ...

  • 有福的女人有三气,你有吗?

    有福的女人有“三气”,即骨气、灵气和大气。 “骨气”就是不因压力而弯腰,不因诱惑而迷茫,不因清贫而颓废,不因困难而...

  • 愿以自律换自由

    我曾是个重度“懒癌”患者,拖延症一旦发作简直让人惨不忍睹。所以我在大学期间学得特不卖力。 记得大学里的一次期末考试...

  • 百转千回,当下最好

    青春有限,不容浪费。岁月渐远,不因离别而伤感;灯红酒绿,不因奢靡而沉沦。若遇迷途,愿你终能找到导航出处,以梦想为帆...

  • 愿往后余生

    愿往后余生 不畏将来 不念过往 不因己之喜而悦万物 不因己之悲而伤百人 不因自己平平庸庸而悔恨 不因自己虚度...

  • 倾我所有,换你一生共白头

    如果可以 我愿 以沉默 换你 一声温暖的叮咛 如果可以 我愿 以所有希望 换你一声懂得的叹息 如果可以 我愿 以十...

  • 你活着,就谈不上不幸

    愿你回首过往,不因碌碌无为而悲伤,不因遭遇坎坷而埋怨,不因萧瑟往事而后悔。你所创造的必须由你来承担,你的去与留也由...

  • 为谁癫狂为谁痴

    我愿以一捆柴换一盒胭脂 为你装点朱颜 我愿以一幅画换一匹绫罗 做你霓裳羽衣 我愿以一卷词换一坛老酒 陪你醉倒乾坤 ...

  • 云辰焰花||幸福的模样

    文/云端一梦 花开一季香不因被稀释而放弃追求 云游蓝天上不因高而放弃卷舒的自由 千里之外有知音不因远而听不到心跳 ...

  • 只有一个人生

    不因为想聊天而去聊天 不因为想恋爱而去恋爱 不因为该结婚而去结婚 愿你能嫁给爱情而不是 只是为完成结婚的任务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因富裕而受限,愿以清贫换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nd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