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揭伤疤,虽然很痛,但是,总比在憋闷在心里,时不时就窜腾出来,折磨自己一阵子强。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有的人好面子,不愿跌份儿,尽管心里十分害怕那该死的“紧急集合“,但很难听得出来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
新兵入伍的第一件,也是最大的一件事儿,就是如何把“紧急集合”这个最重要的关口给过喽。
说到紧急集合,可不光是在那短暂的几分钟里,必须要完成的那一整套连贯动作。
按照季节的变化,穿戴好个人所有应该衣服;一样不少地携带好个人携行的生活和战斗物质,后来知道那叫“全副武装”;按照“三分四定”的战备规范,必须要把所有个人随着季节变化而需要换洗的衣物,以三横压两竖的方式,用一连串快速的技术动作捆绑在一个长方形的背包内。
说起来,都这么拗口的话,可想而知,干起来,简单得了吗?
更加重要的是,你还必须得过去那道难以逾越的心理头口。否则,你就永远甩不掉新兵后面那两个十分厌恶的字:“蛋子”。
谁也保证不了的是,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
尽管过去有些个年头了,但“紧急集合”这四个字,于我而言,却是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
是羞耻?是伤痛?
一时间还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反正,当时如果有个地缝,可以钻进去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钻进去。
因为狮子座的人,那种视面子如生命的倔强是与生俱来的。
紧急集合,绝对不是军营里,独出心裁的表演项目,更不是部队折磨新兵的“必杀技”,而是一个普通的人,在完成到军人蜕变的过程,并且在这种破茧的过程中,重生出来的一个生存本能。
没有老兵的传帮带,是所有部队院校共同面对的一个特殊训练瓶颈。当初,我们一跨入陆军学院的大门,直接面对的唯一老兵,是正连职的区队长。
而且,一个区队长,要面对我们三十几张大白纸。
紧急集合最关键的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比的是谁以最快的速度,背着方方正正、结结实实的背包快速的站在集合地点。
并且,还要在完成一系列的军事课目训练中,保证所有携带在身上的装具不丢、不散。
打背包,看似简单的三横压两竖,技术含量虽然不高,但想要把背包捆得即快又好,里面的诀窍和门道儿,可不是谁都可以随随便便就能琢磨到的。
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靠平时用心摸索和反复练习,才有可能做到熟能生巧。
单靠区队长一个人,想要把我们这三十多个一点军事训练基础都没有的学生兵教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尽管说起来还挺轻巧,不就是三横压两竖,打一个背包嘛!让你试一下,保不齐那个关键时刻拉稀、掉链子的人就是你。
彼时彼刻,那个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是我。而且是背着背包,跑出去还没有几公里,竟然是抱着散了花儿的被子回来的。
这在当时,看似简单的一次检验性失败,于我而言,却是难以释怀的奇耻大辱。
平时练习时,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可第一次检验,就败下阵来。
200个学员里,仅有几个人,没有过得了第一次紧急集合这道关。
难为情的是,我的大名,赫然在列。
对于我来说,这是初入军事院校的首秀,严重要面子的人,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自己内心深处那份深深的自责,就很煎熬。
以至于,许多年过去后的今天,每每与陆军学院的同学们,在一起谈论到那次刻骨铭心的“紧急集合”时,整个脸颊,还是滚烫滚烫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