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1日,对于我个人而言,是一生中很特别而重要的时刻,这一天,是我第一次以“故事妈妈”的身份给孩子们讲故事,走出了我“公益人生”的第一步;这一天也是我第一次接受电视台的的采访,让有机会把阅读这样一件简单而美好的事情,以普通妈妈的身份,传播给更多的人。

本场故事会我的主题是《肚子里的肚子里的肚子里有老鼠》,这是一本关于“贪吃鬼”的诙谐幽默而又富有想象力的故事,这场故事会中,我综合运用了游戏、歌声、动作、讲述、手工等多种元素,孩子们不仅收获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同时也了解到了食物分类的相关知识。整场活动,在助教周琰的配合和王老师的协助下顺利完成。尽管活动效果还可以,但反思整个活动,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学习和改进:
第一,与助教的沟通不及时、不通畅。我是提前一天才与助教周琰联系,与她约好在活动开始前半小时碰面沟通,但是显然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当天因为突然来听故事会的孩子增加,我们都忙着准备素材,根本没办法好好沟通,导致在活动中,有很多地方与助教脱节,比如:开场助教没做自我介绍,也没有介绍本场故事会的主讲人,而是由我直接开场,导致中间助教突然出场,略显突兀;最后环节是孩子们将手上的食物卡片放进对应的盒子里,我原本打算每个孩子只发两个食物卡片,但是由于我没有提前与助教沟通,助教根据现有的素材,给孩子们一人发了4张,导致每个孩子上台思考的时间过长,其他孩子在下面打闹,现场比较混乱等等。
在助教这一板块上,我也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和意见:建议列出每场活动的“主讲人工作职责”、“助教工作职责”,让每一位主讲人和助教都很清晰每一场活动自己的任务清单,这样能减少一些失误;另外,建议在流程上,由助教做开场,包括助教的自我介绍、介绍本场主讲人、提醒孩子们喝水喝上厕所等事宜,故事会的结尾也有助教来收尾,包括预告下一期的故事会的时间和内容,以及组织合影等。这样让助教也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加强家长对助教和主讲人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主讲人,让整场故事会在流程上更顺畅和正规。还有一点是,把开头和结尾交给助教,能让主讲人专注于自己的故事会本身。

第二,控场问题。来讲故事之前,我其实对于控场是信心满满的,毕竟自己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的认证讲师,与孩子在沟通上面还是有一定的技巧,但是现实真是很残酷,当几个孩子凑到一起,相互是非常容易受影响的,尤其是几个男生在一起,一旦“热情被点燃”,要灭下去,真是不容易。与单个孩子进行沟通,和与一群孩子进行沟通,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还是真心佩服那些幼师们,真是不容易。具体在故事会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如何更好的控场,还需要请教更多有经验的故事妈妈们。
第三,站位问题。通过复盘整场故事会,我发现我的站位还是有一定的问题,比如,有时候太靠近单个的孩子,导致其他孩子很容易被忽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根据股市内容提问的时候,没有将绘本从左往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也容易导致有些孩子觉得没有被关注,而无法更好的参与进来等等。

第四,素材准备问题。在素材的准备上,我过分的理想主义和个人主义,而没有考虑到场地的实际情况,比如,我让孩子们按照动物被吃的顺序,一一贴在一张A3的纸上,而实际上,当天能提供的活动桌大小有限,不适合用A3的纸,这一点,我没能提前了解和与王老师沟通,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的,导致活动时孩子们A3的纸部分重叠的放在了一起。
以上是我复盘本场故事会后总结出来的问题,每一次的总结和复盘,都能给我带来更大的进步和成长,很荣幸自己能在这样一个平台提升和历练自己,期待自己一次次的进步,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故事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