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温习《管理心理学》相关内容之后,显然我的理解更好了,过去我是机械式地学习和背诵,很有“笑果”。但是,随着我对人性更加感兴趣,对人的心理活动想有更多的了解,我也正结合我自己的内心和身边的案例重新去理解心理学。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就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的层次不断提升,将它们用白话“翻译”一遍的话,其中的道理会简单的多:在我们的生活中,满足生理需求,也就是衣、食、住、用、行、活动、睡眠和婚姻等方面,这是最基础的需求,这是毋庸置疑的;之后,每个人都会追求一种安全感,一种保障;除此之外,人们都渴望有朋友,对那种被需要被理解的一种亲密关系充满了渴望,这在每个人的个人生活中都是很普遍的现象;再之后,能够被人尊重,被人信任等方面的需要是一个人感到满足的高级需求水平,学生尊重老师,孩子尊重长辈,这些都让人们感到满足;最后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我认为是每个人最核心的幸福源泉,无论贫穷与富有,对于物质的诉求都是有限的,如果能够自我实现、创造,强大的自我驱动去完成什么并最终实现的人,无疑会使人生变得十分有意义,如果被问及“活着是为了什么”,也许自我实现就是答案。就像那些追求自己小确幸的人,能够在自己有限范围内创造自己理想幸福的人,他们同样是最有成就感的人,而不必在世俗物质上和别人赛跑。庆幸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人都可以共享的。
我试图联系上述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做出一个有趣的解释。这涉及到一些错综复杂的需要了,每个人都有被需要的追求,希望自己能够帮助他人,能够对他人有价值,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即使自己过得辛苦一些,这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往往来说,一个人付出的越多,就越会珍惜,这种自我成就感可以给人带来莫大的幸福感。而如果你对一个人越好,好到对方无所适从的话,这种相互需要的平衡就被打破了,那么对方对于前述的那些需求就得不到满足,那种被需要、被尊重的自我成就感会变得越来越少。当然,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对于这种自我成就感的需求也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对此有强烈的需求,那么这种需求的缺失几乎就是无法接受的,这个时候,你对一个人越好,对方自然就越不接受你。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对一个人好,可能像欠了人情债一样,对一个人太好,对方就感觉会欠债太多,又怎么会想要见到自己的“债主”呢?唯恐避之不及,这个比喻不合理,仅供借鉴。这就是我今天联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上述现象做出的一个解释,为了加以验证,我想援引额外的两个例子作为佐证。
第一,为什么那些所谓的“渣男”或者“坏人”能更好地取得女孩子的欢心呢??用上述的分析来解释我想是合理的:这些人通常更在意自己的感受,能够“高超”地制造出那些需求,也就是让女孩子感到自己被需要的一种自我成就感,这个时候女孩子大多愿意心甘情愿的付出,她付出的越多,那么这种被需要、对他人有帮助有价值的自我成就感就越强烈;另一方面,这种自我满足感越强烈,付出的越多的一方也就越难以割舍。然而这些恰恰就是那些 所谓的“渣男”或者“坏人” 所不顾忌的地方,他们在主动制造了这种不对等的需求逆差之后,自己也能够非常坦然地置身事外。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我对性别没有任何歧视,只是借助这样的一种现象来分析有关需求层次理论的部分,没有任何的针对性意识。
第二,为什么孩子长大后母亲是最难割舍的,父亲相对不会呢?这和上述的解释是相通的,一般来说,母亲对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孩子的所有生活需要母亲都是最清楚的,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孩子方方面面的需要母亲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这种现象再明显不过了,母亲被需要的感觉太强烈了,而且一直持续十几年,这种被孩子几乎无条件需要的感觉就是母亲最大的幸福感之一,即使那样的一个过程非常的辛苦,天下的母亲也觉得无所谓。但是孩子长大成人那一刻起,母亲就是最难过最难以割舍的人,因为她从孩子身上得到的那种被需要的自我满足感越来越少了,这种难过和落寞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直至暮年。相对来说,父亲在事业方面付出更多些,在被孩子需要方面没有母亲那么强烈,自然孩子长大成人后,父亲会更加理性,为孩子的长大成人感到高兴,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这种最基本的诉求,可能在别处。因此,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的妈妈总是感叹我长大了,感觉自己不被需要了,我想这就是这种无缘由的孤独寂寞背后的原因吧 。谈及这点,也希望天下的孩子都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而我这愚蠢的人也是在今天才明白父母的那种不舍,不过明白真好。
那么,需求层次理论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借鉴意义呢?需要声明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自然会有很多的指导意义,我仅以个人愚见提出一点:如果你想维持一段长久的感情的话,你该怎么做呢?(这会是一个好问题)你该主动地去制造一些需求逆差,也就是让对方尝试着为你付出一些,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你们之间的感情会变得更加牢固,当然了,这种需求逆差最好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双方都能够更好地珍惜对方,这就是最理想的状态,对彼此都非常好。当然了,聪明或者有经验的老司机早就知道这些了,愚蠢的人今天才明白。
看吧,当我将心理学上的一些知识联系实际的生活案例时,这真是太有趣了。以上内容仅仅只是一个片面的论述,你有任何意见都可以随时提出来,我不反对,因为我不一定会接受,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