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了一个学期,期末终于到来,一边期待着寒假,一边又担心着期末考试的成绩。
今天很多学生的成绩单发下来了,有因为进步而开心的,有因为没达标而沮丧的,也有因为不进不退而焦躁的。
那一天有个学生特别可爱地给我打电话,说:“老师,我这次考试没有考好,语文就只考了92分。”我一边帮他分析问题,一边想安慰鼓励他,然后听到他在电话里后悔地说:“要是再做对一道选择题就好了!这样我就有奶茶喝了!”真是让我忍俊不禁。
多可爱啊!
刘嘉玲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们的气质里藏着我们走过的路,看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同样的,每一次收获一枚果实,也藏着我们的付出和耕耘。『考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现场操作等方式考查人的技能或知识水平。
所以,把每一次考试都当做是对自己付出的检验,摆平心态,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成绩理想是因为你的付出得到了收获,成绩不理想时你就要和自己认真的对话,在过去的时间里,你有没有认真踏实的学习,或者你的付出有没有用对了方向,你和老师的合作有没有什么问题,你的学习心态是否正确……这个时候,坦诚一点的面对自己,认真的去剖析这些问题,不要寻找借口。当然也不要妄自菲薄,被眼前的分数局限,重新审视整体的排名,和与别人的差距。
曾经我也像你们一样,焦躁又迷茫,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只是按部就班随波逐流的去做着和别人相同的事,其实时至今日我也并不是完全明白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只是基于现在的人生观,有这样的感悟:我们在学生时代所培养的,其实并不完全是这些具体的学科,而是这些学科知识所为我们构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慢慢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逻辑思维。
而你以后漫长的学习和工作生涯,都将被这些习惯和思想所影响,去潜移默化的暗示着你每一次在分岔路口的抉择。
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
这里的“功利”是我经常会跟学生讲的“贬词褒用”,它是指做事目的性太强,适当的目标可以激励我们前进,可是过强的功利心则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发挥。
在我最初做老师的时候,我也会经常焦虑,那时候总是大把大把的掉头发,总是担心学生的成绩,纠结每一次考试的分数,这种“功利心”几乎充斥着我的工作。后来为了调整状态,我每天都看一看书,平和自己的心态的。最后想明白了,其实不管结果怎样,在学习和工作这两件事上,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与其整天焦躁不安,不如踏实的去想一想该怎样才能去给他们上好每一节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