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现在的老公)曾经是个电影迷。上大学的时候,每周六的那场电影,常常让他咬牙跺脚——家里并不富裕,五元钱的电影票是两天的伙食费。
于是往往徘徊不忍去,最后一咬牙一跺脚,豁出去了,看!
结婚后,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佳片有约》,我们雷打不动地追了好多年。两个人窝在床上,乐此不疲。
然而现在,电影票早已不是问题,电视上可以随时点播下线的大片,却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当年的兴致。有时候,勉强看看,也没有了当年看完后的兴奋。
最近,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老了,老了”。而我们,才四十几岁!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常常为了看自己喜欢的书而与父母捉迷藏,熬到凌晨;为了自己喜欢的《飞碟探索》而四处求借,爱不释手;刚上班时,为了看流星雨,寒冬半夜穿着羽绒服在院子里仰望星空;为了一场球赛而欢呼雀跃……
太多太多的兴趣,在生活中悄然退去。——我们正一天天地远离那个为爱好不惜力不惜命的自己。
生活的无味,大概就是从爱好淡去开始的吧!
想想那些古人,都过得很有情趣。
张岱夜游西湖赏雪,还碰到个跟他一样“痴”的南京人,共饮三大杯。
清朝沈复能把日常生活记得情味盎然,妙趣横生。
苏轼被贬惠州(今广东)、儋州(今海南),而他对那样一个蛮荒瘴疬之地的生活的总体评价是“兹游奇绝”,“不辞长作岭南人”,其胸怀气度何人能及?
有太多这样的人,于平凡中的不减兴趣,终活出一个精彩!
当生活只剩下穿衣吃饭,还有什么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