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寻找知识源头,读含金量很高的作品
知识的源头是站在人类认知边缘,研究、思考和验证的人。他们的一些新鲜的思考,在脑子里,在笔记本上,还未进行详细加工。一些知识经过系统化,成为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或者圈内人互相讨论的内容。
例如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行业大牛的最新沟通和思考,通过谈话获得。
二手知识含金量很高,忠实转述,但是要有清晰的论据和出处。
如名校的教科书,MOOC(慕课)里推荐了一手材料,维基百科;
中立第三方的行业调查报告;
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比如《国富论》《穷查理宝典》《决策与判断》等;
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以及在自己公众号发的文章。
三手知识是畅销书,这些文字已经被改成公众可以理解、方便传播的文字,但是因为大众的认知能力较低,所以加入了大量的案例、故事以及不精确的概念。
四手知识是你常看到的:根据这些畅销书和理论,大部分人写了很多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加入了太多个人故事,比如《我是如何一个小时挣到200万的》,或者情绪因素,比如《看懂这个不转就不是中国人》。讲一个观点,灌你无数“鸡精”。大部分公众号、头条都属于此类。
二、跟随知识源头的人
如果你实在来不及看这些内容,记得跟随站在知识源头的人。因为他们是面对源头的,如果他们还比较会表达,那就真的是幸运了。
得到专栏的作者,最近爆红的知识红人都是这样的人。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最好的方式是辨别一二三四手信息,走向知识的源头,并与那些人站在一起,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认知效率极高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