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张晓风的一篇散文,名为《不识》。
单就从名字来猜,我着实不知道作者的立意会是什么。不识,是单纯的不认识么?作者又会如何组织语言,构建框架呢?
这就是张晓风,每次读她的文章,都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开篇以皇帝和高僧的一问一答引出本文的中心,不识。是啊,哪怕是最亲最近的人也未必知晓那个真正的你吧。而传记作者参考再多翔实的资料,也没法完全重现历史人物的光彩。
随后的内容是作者回忆她的父亲,发出好像从未了解过父亲的感慨。作者从小事着手,一个怀念故乡,热爱生物,耿直不圆滑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不识,就算是曾经刻骨的感情,或许也不能完全知晓伴侣的心意。对于生命我不识,对于死亡我不识,对于感情我好像也是不识。这是作者的感叹,我很赞同。面对这一切,好像都识却又好像都不认识。
读完这篇文章,我合上书,独自想了好久。不识,嗯,好,那就不识吧。只愿日后,我会识,愿识,懂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