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昨天晚上,她听见电话里“问候”的声音,几次提到:嫂没跟你一起吗?.....嫂没跟你去散步吗?.......不是跟你一起去散步吗?
可她一声不吭,铁了心似的没把电话接过来。
当然,向有借口。厨房还没收拾干净呢。刚才一直忙小米的事。
晚饭时,小米发觉手表掉了,打开手机定位一查,手表在天虹商场。
看来手表是落在了天虹商场。下午小米跟伙伴到去看了电影,那无疑是落在电影院了,于是放下碗就跟小米去找。手表就掉在了座位下,找回来后,一家人又去散步。
半路上,他就接到了妹子的电话,她在旁边听得一清二楚:
“你就上床了吗?”他问。
“是的,”
“热吗?”他问。
“今天热了些,在吹风扇,”
“是吊扇还是壁扇?”他问。
“壁扇,”
“本来想接你回来住几天,妈妈说等籽瓜熟了再接......”他说。
原打算昨天回乡下一场,从福利院接他妹妹回来小住几天,只能在老母亲那里照顾。
电话给母亲后,母亲说,这段时间忙,过些日子吧,妹妹喜欢吃籽瓜,今天到摘了几个籽瓜,还没熟,等籽瓜熟了再接。那是一边走路一边说话的声音,老母亲在忙着什么,老人家总有忙不完的活。
母亲这样说了,他便取消了回家的计划,在电话里跟妹妹解释这件事。
“不用接我,不用麻烦妈,”
“这几天有打电话儿子吗?或者儿子有打电话你吗?“他问。
“那你半夜有尿怎么办?叫得到人吗?”他又问。
“叫不到人,人家早就睡了......”
......
从去散步到散步回来,一个问,一个答,习惯性的对话内容。
该问的问完了,该说的说完了,关心,安慰,却如此苍白为力。
没话说了,就问候到她了。
事实上,她知道,那不是问候,而是一种渴望,渴望交流,渴望倾诉,渴望的处境,人在轮椅上,身在福利院,卑微,无力。
从前也总是一个电话一电话打给她,忙碌时,她停下来,有一句没一句地陪着聊,劝妹子从精神上坚强起来,跟儿子接电话时,要告诉儿子说自己过得挺好,不用担心,读书的好好读书,工作的好好工作。
妹子又问她:想爱人了,又不敢打电话,打电话也不知说什么。
她建议,打电话告诉爱人,自己在这里很好,问候爱人,关心爱人的身体,他一个人支撑家不容易。
这种说辞,对于轮椅上的人,是多么崇高的理想。她有时甚至感到自己的迂。
她不知如何接电话了。加上一天到地忙,忙得不可开交,厨房还没收拾干净呢。
他也没有把电话转给她,这也是一种“默契”,期望后没有指望的默契。
她回到厨房,洗锅,抹灶,清洁油烟机,提着垃圾袋出去丢垃圾。
再整理出素材,给小米十分钟练笔。
她跟内心一种默契:
清醒时,做事。
焦虑时,行动。
失意时,坦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