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最近风靡网络,短短几日破20亿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一时间掀起了巨浪,在很多人高呼中国动漫崛起的时代到来了。
也有一个人——饺子导演。成功的被再次关注,十年前小有名气后销声匿迹,10年后以创下了动画电影首日最高票房,动画电影最快破亿纪录面世。

有人说,他是天赋异禀的鬼才,也有人说,他是运气爆棚的上帝宠儿,但其实,我觉得他更是一位逆天改命的疯子。不然又岂会辞掉正经工作,饿着肚子来做动画呢。
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有过为梦想跋涉的旅程,只是追梦的路上,道路不那么平坦,处处充满诱惑,一下小心,我们就弄丢了梦想。
梦想的种子,你已经发芽长大了吗?
8岁那年,我在读三年级,依稀记得那是一个电闪雷鸣的下午,那堂课是语文课,课堂的主题是写作加优秀作文的范读,那是我第一次书写梦想,第一次站上讲台朗读自己的文章。站在讲台上,我紧张得直搓衣角,声音也透漏出丝丝颤抖,我大声的朗读,即使读得磕磕巴巴,我大声的跟那时的自己对话,我大声的向全世界宣告,长大以后我要成为一名作家。
仿佛我读得声音越大,梦想就越能实现,也是在那个时候,那颗成为作家的种子被我深深的种在了心里。
期待着它有一天萌芽、开花。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下去的人并不多!
上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好像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在这样的周期运转着,我们渴望每个阶段的自己都能收获到成功,无论是学生时代与同学一较高下的分数竞赛,还是工作时与客户的刀光剑影,成功的路上我们都流下了不同的足迹。
我们总是走着走着,就迷路了,那些儿时写在作文本上的梦想,那些青葱岁月里与自己较劲时暗下的决心,那些意气风发时写下的创业梦想….似乎都被现实挡在了门外,亦或是被藏在了漆黑的尽头。
第一次听到“职业断层”这个词,是在2017年,当时懵懵懂懂的刚毕业,对于这个词也没有太多感悟,只是随耳一听,暗拍一下手掌,哟,挺有意思的一个词。
直到2019年的一个早晨,一篇名为《大多数人的“高潮”都发生在手机里》击碎了我骄傲的努力。

看着文章里各类标签与自己的一一吻合,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我的人生已经在后退了,我也面临了职场人最害怕的“职业断层”,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会觉得这是在故作矫情,拿着不错的工资,上着毫无压力的班,时间自由,距离较近,一切看似都还不错。
但是只我自己知道,我的理想不限于此,如果这种模式继续开启,我将永远不会升级自己,迭代认知。也只有我自己知道正是这种安逸,让我迷失自己。安逸的人生容易堕落,这句话真的一点不假。
翻着以往的随笔,看着那些年自己写下的梦想,虽然无限做作,但也是那时的我追梦路上的闪亮灯塔。
那些过往,那些片段,那些为了实现梦想挥洒的汗水,那些为了实现梦想死掉的脑细胞,此刻却那么耀眼,那么好看。
儿时许下的作家梦,现在却成了自我救赎的良药。
原来,我还热爱写作,还梦想成为一名作家。
整理完思绪,我为自己刻下了陌生又熟悉的梦想清单,为自己立下了追梦路上的flag.
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每月8本书的阅读输入,每周一篇走心的更文输出,每月两次的征文比赛,28岁以前出一本自己的书….
阅读最初,每每看书都犯困,无论几杯咖啡下肚,都挡不住睡意来袭,创作初期,一个标题,需要纠结半天,却还不得始终。
原来追梦之旅不是轻松畅快,更像是搏击战斗。
每每想要放弃时,不甘心的声音又会敲醒自己,成功哪有那么容易,排着队的人那么多,不坚持下去,哪有机会走到最后。
持续输入输出两个月后,终于迎来了人生第一笔稿费,随即,第二,第三笔稿费。虽然钱不多,但也是对自己付出的肯定。
同时1阅读100书计划,也已完成51本。一切都在超预期前行。
世界不会那么友好,总是充满偏见的,
作为一名90后,尴尬的年纪,尴尬的时代,也会有着尴尬的故事,畸形的市场发展,更迭迅速的科技上新,对于人才的需求似乎也更加具有保护色,总会听到很多的词985、211,戴眼镜的女博士,没本事的大龄单身汉….
现在的人总是会带有有色眼镜,以自己的认知去看待一切,明明是自身的偏见,却要巧辩的让所有人信服。

对于艺术类毕业的我,也不免会被diss。有人说,学艺术的都是成绩不好的人,有人说,学艺术的都很叛逆,有人说,学艺术的人都特有钱。
我不知道这些谬论是如何被广泛流传且公认的,只是每每听到时会嗤之以鼻。
大学毕业后,去到工作,记得面试时,遇到过这样一个hr。她问我,你艺术类毕业,为什么不做本专业的工作,要选择做教育行业呢,教育行业的门槛可不低,对文化成绩也有一定要求,这些对于你来说会有一点困难吧?
其实当时我蛮生气的,在仅仅看了一行毕业专业就下此判断,在没有全面了解一个应聘者的情况下就主观定义,但是职业素养使然,我没有发火,耐心的解释着。
第一, 不做本专业工作,是因为深思熟虑后,觉得教育行业更加适合自己,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加靠近。第二关于从事教育行业是兴趣所在,虽然隔行如隔山,但是隔山不隔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相信投入会更大,收获也会更多,幸福指数也会更高,第三教育行业的门槛确实不低 毕竟在于培养祖国的接班人 但是我自认为自己的文化成绩也不是很差,虽然也有很多需要提升的板块 但是我相信兴趣会让我主动去缩小空间差。

…..
可能是被我不服输的能量感染,初试。复试、最后的boss面试,都一一通过了。
不过最后我没有入职,带有偏见的企业文化,可能会跟我磁场相悖。但也更加坚信了我对抗偏见的决心。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斜视看画的人看到的画都是歪的,我们左右不了别人的视角,但我们可以改变别人看我们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