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这个地方,向来以“礼”示与世人,豪爽、大方、朴实、敦厚等赞美之词好像是山东人群的专属。
前段时间里刷爆各种媒介的于欢事件,令我想起好多年前与一江苏朋友聊天,曰,最恨山东人。我哑然,心里百般滋味地又记起历史上记载着的义和团的暴戾之气,大跃进时的紧跟形势,文革时的激烈。上述种种发生的时间离我等大多数人已远,只是存在文字记载里,已不能感同身受了。
可是那刚刚结束了的计生国策,不也是有令神人共愤的“百日无孩”惨剧发生吗?! 我是向来不轻易相信媒体泛滥后的文字,后来与董弟沟通了解,因为那就是发生在他故乡的事情。董弟彼时任职与某电视台记者,回乡探亲,乡邻争相苦告,于是D弟与有关部门警示,有关部门遂休兵。可是等D弟前脚离去,后面依然如故。
山东人的“礼”究竟彰显在哪里呢?
我想,应该是在酒席上的了。
如果不要有地域歧视或攻击之嫌,我们是否都该自我检讨呢?
我说我对《水浒传》一直都是批判大于赞美,因为我很早就从里面读到了暴力,律法、人性、文化、经济、社会秩序等在暴力面前,都不堪一击。
水泊梁山,方圆八百里,延续至今,故事太多。
我们的“义”,我们的“礼”,是不是要及时更新了呢?
我是山东人,我骄傲,我真实,但我更虚心。
我们因该学习一下谦虚,虽然有的时候谦虚是无能为力的堂而皇之的外在表现,至少,它会为我们遮羞。
谦虚,会使我们懂得羞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