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最讨厌文学课。
永远拿不到A的痛。当年作为一个留学生,理所当然的就是门门拿A。可偏偏文学和历史成了阻碍完美文凭的两大门神。真的,背吧,人家要你会分析,可当时还没有完全熟悉异国文化背景,还有就是真不会写;试着分析吧,人家又要你会背,英文不好的话又背不熟。搞得当年立志要当漫画家的小屁孩被文科吓到改学理科了...
曾经最讨厌的,是写使女的Atwood阿姨。除了创了有史以来文学课成绩最低,课上出洋相外,最最最过分的就是被忽悠了没读后记,毕竟后记嘛,正常人都会以为是作者感想之类的,特别是平时只有要完成作业时才看书的我,一般直接跳过。结果居然还是本文,还带有major剧透。TNND。然后那一部分拿了零蛋,也就成了同年阴影。
还有其他的。印象中好像当年高中读的东西都好郁闷,真真真的读不进去...偏偏这些文豪们又是文学课老师们的最爱,然后每次见到人家都像见到笑面虎似的,躲还来不及。
想想现在,也是讽刺,现在自己喜欢的写作风格居然慢慢和这些文豪们靠拢了。呵呵,终于轮到我们来虐下一辈了。真可谓媳妇熬成婆。
或许因为没了成绩的束缚,终于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当年的那些经典。只是真的没那个时间了。还有就是个人因素,真的很怕情绪被影响。不过幸好网络有互动百科之类的剧透攻略,还有各大网络文评剧评影评,也算勉强弥补了当年的遗憾。还有就是TVTrope。堪称创作之总攻略,剧透之楚霸王。
其实想想Atwood阿姨挺有才的,写政治类反讽真的是一绝。虽然说现在可惜她的作品被当今政治局势过分渲染到感觉有些变味了。使女的剧真的不想看,虽然看拍摄剧本啥的的确是经典,可感觉还是太压抑了,好像(感觉)还有迎合观众之嫌疑,似乎是很多这类剧的通病。还有就是(感觉)剧的一半名气是被M国政治局势捧出来的。据说Atwood阿姨本人也并不是100%赞同目前大众对她作品的理解和政治运用。不过谁知道呢。或许只是我自己一厢情愿吧。
所谓现有的标准答案理解,或许和作者的本意离得十万八千里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某经。不过,好像放哪里都政治不正确,还是不写了。还有就是红楼梦,至今还没有被完全研究透,仍然存在着不少理解上的争议。
不过想想,我们也不过是万千海洋中的一滴水,小小平民而已。看看网上这么多教人了解你的他和她的文章,我们有的时候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读不懂,还指望能读懂大文豪们的BT心理?不如放松点,读书就当作娱乐吧,没必要百分百成就。若是真的能从中领悟一些人生真谛,也不算是一件坏事。毕竟,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金瓶梅(原话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