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英雄的路程出发
今天结束了《未来教师》第二章的学习,在第二章我们可以感受到晓东老师的一次次对自己生活的思考,对懒惰的鞭笞。“涌现、目标、坚持、创造等等”这样的词汇在第二章不断出现,什么是晓东老师的学习动力,大抵就是一种犟龟精神吧,在夜深人静时对自己生命的剖析。在晓东老师的笔下,我看到了从路人成为英雄的方娇艳老师,看到了富有创造的讲师刘广文,此外还有许多默默在背后付出的教务长郭良所、美编原卫华老师等。
一、让每一个日子都清澈明亮
在信息逐渐碎片化,朋友圈里到处充斥着鸡汤美文的现在?我们应如何做?是刷着一篇篇美文立下一个个可有可无的目标,还是脚踏实地的开始行动?
想起自己备战考研期间,那时候女儿刚步入小学生活,儿子上幼儿园中班。每天奔波将近80公里的路程,回到家已经疲惫不堪,放下包转身投入辅导孩子的学习中去,当晚上把儿子哄睡已到10点,两只眼睛直打架。但一想自己今天还未学习专业课,还未背单词,还未学习政治,想到一堆的学习还未开始,不管有多累,有多困拿起书重新学习。在单位,除了工作的时间,我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了紧张的备考中,冬天在校园中找个角落背书,学生投以奇怪的目光,这个老师在干嘛?那时候的自己心里只有一个目标,要考上,必须考上,没有后路。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很庆幸我用实际行动与孩子一起践行。我在桌边复习之时,女儿则书桌旁认真写作业,终于和孩子一起以学生的身份一起学习。如今这样的日子讲会一直在重复,夜格外安静,窗外偶尔传来几声夏虫的鸣叫,室内,只听见我跟女儿沙沙的翻书声。有目标的夜晚如此安谧静美,不再浮躁,不再无所适从,毫无方向。
二、危机成就英雄
无数次听到“方娇艳老师”这个名字,实在好奇,方娇艳老师是何方神圣?受到了新网师的大力赞扬,原来方娇艳老师当年是北师大研究生考试第一名,北师大简直就是我梦想的教育国度,方娇艳老师在18年遭遇职业生涯滑铁卢,从著名民办学校放逐到天差地别的公办学校,当周围的人都在抱怨时,方老师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不同的是,方老师遇到了“重要他人”,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便化茧成蝶。她的一切就是从零开始的,选课、买书、阅读、批注、反思、写作、打卡、完成作业、听课、画图、实践。她能在讲师授课结束时就画出思维导图,她日复一日阅读打卡,坚持280多天不落,写了近30万字,收获10多次优秀作业、100多次置顶、3000多次点赞。她还坚持观察,写教育随笔,研究课堂教学,写论文,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嘉奖”。这是一个人脱皮掉肉的变化。与其说英雄遇到了危机,不如说是危机成就了英雄。
虽然未接触过方老师,但我已经把她当作我心中的一个光源,我无数次说过,发展光,追逐光,成为光。向光靠拢,愿我也能成为英雄。
三、做“无用”之事,成有用之人
上周在办公室闲谈,说到像魏书生老师、李镇西老师、朱永新老师这样的人物,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到卓越?说到距离我们很近的封丘县的任明杰教师,14年考上特岗,我是18年考上,但是任老师却可以改造自己学校,与学生成为朋友,难道他们学校的家长就比我们所面对的家长素质高了很多吗?同事说了一句这样的话:“他这是被捧出来的,有许多老师都那样做了,但是人家没说而已。而且这样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去做呢?做了对于我们的工作有好处吗?工资又不多,有时间不如把精力放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孩子养好”。这样的话,我无力反驳。说的对吗?放到她的价值观上是对的。但是任老师做的就不对吗?不,也是对的。这是两个不同的价值观。
我们一方面埋怨工作的不如意,埋怨领导分给我们一个差班,埋怨家长的不配合,另一方面,我们不想改变,为什么要改变?工资,职称会有好处吗?
学习是一件看不到利益的事情,对学生好不如对自己的孩子好,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为什么要做?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一丝丝涟漪的生活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作为父母,我们的孩子想看到这样的我们吗?
到底什么是“无用之事”?什么是“有用之事”?对很多人而言,能够看得见利益的。或者能看到显而易见的效果的就是有用之事,在这里我能获得优秀教师的称号吗?不能,可是我还在工作,我每天要求学生好好学习,我岂敢不天天向上?
有用、无用并非割裂的,如同硬币有两面,却是一个整体。晓东老师说,“有一种人只知道做‘有用’之事,慢慢就沦落为‘无用’之人及常人;另一种人明白要做点‘无用’之事,慢慢就成了‘有用’之人,即优秀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收获,必须扛起锄头在地里施肥浇水除草,而新网师的学习方式赋予的是一个人成长的内驱力。
如郭小琴老师所说,练好无用功,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热带光的能源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