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将这本书当作一本圣经,当我们闲暇抑或是迷茫时,我们可以随便看看这里面的原则,可能一句话就能使我们顿悟。改变你的一生。
《原则》网络为什么要读这样一本书
在泰康从事工作的两年期间,同事曾多次说我工作之中不讲究原则,总是对人处事保持一个“老好人”的态度,当时心智尚不健全,从事工作也就2年时光,不太理解这个原则到底是什么。难道保持一颗善待世界的纯真不是最好的吗?不讲究圆滑,不去勾心斗角,更不去玩弄人情世故,从而洒脱生活,这样难道不是最淳朴的生活及工作原则吗?
我的原则本身并无大的瑕疵,并且多年以来自己秉持这种“公平”也收获不少,但被人点出自身缺陷肯定是不那么开心的,所以“原则”一词也就深深的烙印在自己的心中了。
原则的解释:“代表性及问题性的一个定点词,行事所依据的准则”——百度解释。我想这个解释对于我们太过于简单且过于赤裸裸了,所以当时只能搁置这个问题。
2019年7月份,辞职之后1个月时间,在微信读书中偶然看到这本书,当时就迫不及待的下载阅读,毕竟自己离开了这家公司,当然要将所有的问题都要留在过去。
从打开电子书的那一刻,我发现我获得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去看待世界万物,句句经典,章章完美,当时就毫不犹豫的在京东购买。
但是买回来之后,自己因为生活发生巨变,阅读过程中多次被打断。比如在8月买车,然后感觉上当受骗,心烦气躁最后退车,9月更换工作,前途未卜,当进入新的城市打工的时候,生活巨变,乱糟糟的情况下,就放搁置了。
等待再次打开的时间,一年已过去了。
期间也从网上搜索了这本书的介绍,后来从樊登读书会听书栏目再次了解,但是这些听书节目及搜索都不能代替阅读的所带来的那种“代入感”。所以2020年8月,当一切事外之事都以不在缠身,心境渐渐趋于稳定,自己再次疯狂阅读起来。这本书当然是再也不能逃过。
所以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1、给自己的过去一个完美的结束,探求“原则”到底是什么。
2、让心境平静下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学习恰缺的东西。
读完之后最大的所得与感受:
1、就像开篇所说,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太重要了,甚至有的时候整篇的条条原则都想谨记于心,这就导致了我对整体的全书内容分不清重点与非重点。
2、摘录过程中自己发现对本书的整体思考是欠缺的。但是明白了成功人士对自己人生信条的坚守与对人生的思考总结是我们不能匹敌的。
3、最遗憾的是对本书第三个部分【工作原则】未能进行阅读,因为想了一下作为目前自己的处境来说,工作部分还是稍微遥远的。这一部分主要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很多管理理念。
4、从2020年8月6日至本书阅读完毕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整理的过程却是很漫长的,截止今日9月22日,整整又过去半月的时间,但是从自我感觉来说,还是未能完整的将本书的梳理清楚。
本书摘录所感
A:我的历程部分
1、不管我一生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无知的情况下自己应该怎么做。
读书的唯一好处就是能知道很多的事情,但多读书并不足能够支撑自己成功,不要将一个人的追求成功的过程用读书来衡量,其中很多人不读书,但是也取得了人生的成功,比如比比皆是的心灵鸡汤中的成功人士。因此,对于能否成功,不能用是否喜欢读书去断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付出努力去争取,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爬起来继续前进才是最有效的衡量标准。
2、你想要什么?事实是什么?如何行动?
我们在奔向社会参与工作的时候,欲望太多,目标又太遥远。自己咬紧牙关,紧闭双眼,用尽所有的力气不断在人潮中挤过,遇到好的东西就竭力伸出双手,不顾一切得到。然后继续前行,殊不知过程中自己逐渐遗忘了自己真正的想要。这个故事听起来非常的可悲,可自己却又是故事的主角。
我想要的是什么?事实是什么?如何行动?这个问题自己没有想过吗?想过的。但是在人潮中又忘却了,这个不仅是在大的关于自己的人生的决策的时候思考,更应该在每个具体的问题上进行思考。很多人说自己说话不经思考,思路不清晰,自己虽然也在近期进行底层思维的建立。但最简单的最有效的就是这个了,一切思维的建立都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冷静思考。
我想要——成家,立业【寻求自己的爱情、有自己的施展的营服】
事实是——磕磕绊绊,能力未曾提高!
如何做——提高自己的能力【工作技能、思维格局】,以不断的练习进行,花开蝶自来。
你看,看似如此简单的问题,自己却未曾如此清晰的对待过。
3、想要追求卓越,你就必须挑战自己的极限,而挑战自己的极限可能会使你一蹶不振,这将造成很大的痛苦。你会觉得自己已经失败了,但这不一定是失败,除非你自己放弃。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这个是改变不了的。遇到任何的挑战,失望挟着惆怅肯定会齐聚内心。当然,我对这心态进行过分析,自以为是从小的生活环境导致的,对贫穷的恐惧,对生活的无望,对未来的迷惑等等这一系列的黑暗总是消退不去,渐渐的我对自己就没有再多的期盼了。
书中所言看待这一问题——“如果你选择在这条常常很痛苦的个人进化之路上拼搏,你将自然而然地不断“更上一层楼”。当你到达了更高一层的境界,你就会发现,你原来只是因为境界低才觉得之前包围着你的那些纷至沓来的东西令人头疼,但其实并没有那么糟。
生活中的大多数东西都不过是“同类情况的重演”。你的层次越高,你就越能有效地应对现实,塑造符合你目标的结果。而曾经看起来复杂得不可思议的东西,也会变得简单。”
这个是本书中的解释,完美的解释了自己多年以来的负面情绪,结果很让人满意,因为自己在不断的成长,而往往成长的过程是痛苦的。
4、:明智的人在经历各种沉浮时都始终盯紧稳健的基本面;而轻浮的人跟着感觉走,做出情绪化的反应,对于热门的东西一拥而上,不热的时候又马上放弃。
这应该是我的答案吧!我没有自己的基本面在面对泰康人寿县区各种繁杂的事情的时候,坚守以“老好人”的态度面对所有,但是这种跟着感觉走的处事方式,最终并不是完美的,仅是对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安抚罢了。
那应该怎样做呢,善恶分明,知道自己站在统一战线的人,知道自己该怎样面对对自己不同态度的人,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5、在我看来,人生由三个阶段组成:在第一个阶段,我们依赖其他人,我们学习;在第二个阶段,其他人依赖我们,我们工作;在第三个阶段,当其他人不再依赖我们、我们也不必再工作时,我们就可以自由地体验生活了。
你从来不回停下脚步去体验生活,提前过生悠哉快乐的生活,除了儿童和老人这个世界不会对你索取,其他的任何阶段你都是一个奶牛般的存在。
6、要想成为英雄的存在,就要经历英雄的锻造历程。
平凡的幸福生活—“冒险”召唤——试炼之路——战斗/诱惑/胜利/失败
拍摄遇到矛盾直至解决矛盾!
B:生活原则部分
1、「拥抱现实、应对现实」——无论何时,你都是渺小的
个体的人既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这是一个巨大的悖论。在我们自己看来,我们就是一切,例如,我们的生命终止了,对于我们而言,全世界也就消失了。因此对大多数人(以及其他物种)而言,失去生命是最糟糕不过的事情,因此尽量拥有最好的生活就是无比重要的。但是,如果从自然的视角俯视自身,我们显然又是毫无分量的。现实是,今天的每个人都只是约70亿人类中的一员,而人类又只是地球上约1000万物种中的一个。地球只是银河系约1000亿颗行星中的一个,而全宇宙有约2万亿个星系。人的寿命只是人类历史的约3000分之一,而人类历史又只是地球历史的2万分之一。
换言之,我们渺小、短命得不可思议,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其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同时,我们又本能地希望有意义,希望进化,而我们只能产生一丁点儿意义。所有这些一点点的意义加起来,才是宇宙进化的推动力。
2、「用五步流程实现你的人生愿望」——成功是有方法可循的
个人进化过程(即我在上一条描述的循环)通过5个不同的步骤发生。如果你能把那5件事都做好,你几乎肯定可以成功。这五步大概是:
1. 有明确的目标。
2. 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
3. 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
4. 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
5. 做一切必要的事来践行这些方案,实现成果。
书籍截图5步简化图标:
目标和欲望:合理的目标是你真正需要实现的东西,欲望则是你想要但会阻止你实现目标的东西。调和你的目标和欲望,以明确你在生活中真正想要的东西。以激情为例。没有激情的生活枯燥乏味,你不会愿意过,但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自己的激情。是让激情消耗你,驱使你做出不理性的行为,还是你驾驭激情,从而得到动力来追求你真正的目标?如果你把欲望和目标这两个层面都处理好,你最终就能得到充实。
找出问题,并且不能容忍问题:容忍问题的结果和找不到问题一样。不管你出于什么原因容忍问题,如你认为问题无法解决、你不怎么在乎问题是否解决、你无法付出足够的精力解决问题,只要你没有战胜问题的意志,你就处于毫无希望的境地。你必须养成一种对任何性质的恶习都绝不容忍的习惯,无论其是重是轻。
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一瞬间就确定一个严峻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战略思考既需要诊断也需要规划。一次良好的诊断通常需要15—60分钟,取决于诊断的效率和问题的复杂性。你需要与合适的人交流,一起分析证据,以确定根本原因。像原则一样,根本原因也不断在看似不同的情境中重现,找到并处理根本原因也会不断带来回报。
3、「做到头脑极度开放」——最重要的章节
影响一个人实现人生愿望的两大障碍
自我意识障碍:
指你潜意识里的防卫机制,它使你难以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弱点。你有一些根植于内心最深处的需求和恐惧,例如需要被爱,害怕失去别人的爱;需要生存,害怕死亡;需要让自己有意义,害怕自己无意义。这些需求都源自你大脑里的一些原始部分,如杏仁核。这些原始部分都是大脑颞叶里的构造,而颞叶处理情绪。因为你大脑的这些区域是你感知不到的,所以你几乎不可能理解它们需要什么,它们如何控制你。这些区域会简单化地处理事物,做出本能的反应。这些区域渴望赞誉,把批评视为一种攻击,尽管大脑更高级的部分能够理解,建设性的批评对你有利。这些区域使你产生戒备心理,尤其是在涉及对你的完美性进行评价的时候。
更高级的意识源于你的大脑皮层,更具体地说是在叫作“前额皮层”的部分。这是你的大脑里最具有人类特征的部分。相对于大脑的其余部分,人类的前额皮层比大多数其他物种的大。你会通过这一部分清醒地感知到自己在做决策(称为大脑的“执行功能”),在应用逻辑和推理。
思维盲点障碍:
你的思维方式有时会阻碍你准确看待事物。就像人类的辨音辨色能力有差异一样,我们认知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也有差异。我们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事物。例如,一些人就是能看到大图景但看不到小细节,另一些人就是能看到小细节但看不到大图景;一些人习惯线性思维,另一些人习惯发散思维,等等。
这两大障碍造成的最终结果是,出现意见分歧的各方通常始终坚信自己是对的,而且往往以彼此发怒告终。这是不理性的,也会导致人们无法做出最优决策。人们觉得,当两个人得出相反的结论时,必有一个是错的。你不想那个错的人是你,这有什么不对吗?
4、奉行头脑极度开放
头脑极度开放的基础是一种真诚的担忧:你在决策时看到的情况也许并不是最符合事实的情况。头脑极度开放是一种能力:有效地探析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让你的自我意识或思维盲点阻碍你。这需要你克服对自己始终正确的渴望,愉悦地探求事实。奉行头脑极度开放的话,较低层次的你就无法控制你,而始终是较高层次的你在观察和考量所有不错的选择,做出最佳决策。如果你能获得这种能力(只要练习你就能),你将能更有效地应对各种现实情况,大大改善自己的生活。
a.诚恳地相信你也许并不知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并认识到,与你知道的东西相比,能不能妥善处理“不知道”才是更重要的。
b.认识到决策应当分成两步:先分析所有相关信息,然后决定
c.不要担心自己的形象,只关心如何实现目标。
d.认识到你不能“只产出不吸纳”。
e.认识到为了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你必须暂时悬置判断,只有设身处地,你才能合理评估另一种观点的价值。
f.谨记,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出的最好答案。
g.搞清楚你是在争论还是在试图理解一个问题,并根据你和对方的可信度,想想哪种做法最合理。
如何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不管你现在有多么头脑开放,你总是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为了练习头脑开放,你可以:
a.经常利用痛苦来引导自己进行高质量的思考。
如果你过于坚持一个观点,当某个人或某件事挑战该观点时,你就经常会产生心理痛苦,尤其是当相关挑战涉及你的某种缺点的时候。这种心理痛苦是一个迹象,说明你可能是错的,你需要以高质量的方式思考这个问题。为此你需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这可能有些难:大脑杏仁核会收缩,你也许会觉得它在踢你,你的身体会紧张,或者你的心中会涌起一种恼怒感,想发脾气。每当出现这些情绪时,你都需要注意,这些都是头脑封闭的迹象。意识到这些迹象后,你就可以将其作为线索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引导自己走向头脑开放。长期这样练习将增强你的能力,让“更高层次的你”始终处于控制地位。你练习得越多,你的能力就会变得越强。
b.将头脑开放作为一种习惯。
基本上,你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就将有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你始终把愤怒感、挫败感作为提醒自己的迹象,从而冷静,慢下来,以深思熟虑的方式看待眼前的问题,逐渐地,你的负面情绪出现的频率就会大大下降,你就会直接成为我上文描述的那种头脑开放的人。
当然,马上让人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因为你各种“较低层次”的情绪非常强大。但好消息是这种“杏仁核绑架”[3]
通常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尽管你一时难以控制自己,你还是可以有一段缓冲时间,给“较高层次的你”以空间来进行高质量的反思。你也可以让你尊重的人来帮助自己。
c.认识自己的思维盲点。
假如你是一个头脑封闭的人,又在自己有盲点的领域形成了一种观点,结果可能是致命的。所以,花点时间记录一下,你经常在哪些方面因为看不到别人看到的东西而做出糟糕的决策。可以请其他人帮你,尤其是那些曾看到你所忽略的东西的人。列一张单子,钉在墙上,仔细盯着看。每当你准备在这些方面自行做出决定(尤其是重大决定)的时候,你都要明白你是在大冒险,不会实现想要的结果。
d.假如很多可信的人都说你正在做错事,只有你不这么看,你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看偏了。
一定要客观!虽然也有可能你是对的,他们都错了,但你应该从吵架模式转换到“提问”模式,比比你和其他人的可信度,在必要时同意让某个你们都尊重的中立第三方来打破僵局。
e.冥想。
我经常练习“超验冥想”,并相信这让我变得更加头脑开放,能从更高的层面看问题,镇定自若,富有创造力。冥想能让人看到慢节奏的画面,所以即使面对混乱,我也能保持平静,就像一场街头斗殴中的忍者一样。我不是说必须通过冥想才能形成这种思维,只是分享我和许多人的体验,并建议你认真考虑尝试冥想。
f.重视证据,并鼓励其他人也这么做。
大多数人并不仔细观察现实,通过客观审视证据来得出结论。他们基于隐藏的潜意识做决定,然后筛选证据,使之符合自己的这些欲望。你可以通过训练来意识到这种潜意识过程的发生,并引导自己,或者让其他人帮助自己学习如何依据证据行动。在准备决策时问问自己:你能说出是哪些明确的事实(即可信的人不会质疑的事实)让你形成这种观点吗?如果你不能,你就很有可能不是在依据证据行动。
g.尽力帮助其他人也保持头脑开放。
平静理性地表达观点有助于避免对方产生“战还是逃”的动物性(杏仁核)反应。你要理性,并期待其他人也理性。请他们指出支撑自身观点的证据。谨记,这不是争执,而是开放地探寻事实。如果你能证明你正在考虑对方的观点,这将是有好处的。
h.使用以证据为基础的决策工具。
这些原则的目的是帮助你控制较低层次的动物性自我,让更理性的、较高层次的决策头脑处于主导地位。
假如你能让大脑较低层次的部分停止工作,将一个决策计算机连到大脑,由其提供以逻辑为基础的指示,就像我们用桥水的投资系统做的那样,你觉得如何?假设这个基于计算机的决策机器的决策质量比你的好得多,因为它拥有更强的逻辑能力,能更快地处理更多的信息,在决策时不被情绪左右,你会这样做吗?为了应对职业生涯中的各种挑战,我已经打造了这样的工具,而且我相信,假如没有它们我绝不可能这么成功。我毫不怀疑,未来这样的“机器思考”工具将继续发展,而聪明的决策者将学会用它们来思考问题。我建议你了解这些工具并考虑使用它们。
i.知道什么时候应当停止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信任自己的决策程序。
独立思考,努力为自己相信的观点辩护,都是很重要的,但总会有些时候,更明智的做法是停止为你的观点辩护,接受可信的其他人的观点。这会很难,但保持头脑开放,相信可信的其他人的共识比你的任何观点都更好,是一种更聪明的做法,最终对你也更好。假如你无法理解他们的观点,可能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恰好是你的盲点。如果所有的证据、所有可信者的观点都与你的观点相反,你还是按自己的意愿行动,你就是在危险地一意孤行。
事实是,尽管大多数人能变得头脑极度开放,但有一些人不能。就算在不断误以为自己的决策正确,因而遭遇了很多痛苦之后,他们依然学不会。[4]
学不会头脑极度开放的人就不会经历从蛹到蝶的蜕变,大大提高自己的能力。我自己的谦逊就是惨痛失败教给我的,尤其是1982年的人生低谷。变得头脑开放不一定意味着失去决断能力,事实上,因为这样做能降低人的犯错概率,所以应当能增强人的自信心。我自1982年大失败以来的经历就是这样的,因此我才能以更小的风险获得更多的成功。
成为真正头脑开放的人需要时间。和所有真正的学习一样,这也主要是一个养成习惯的问题,反复多次练习之后就会变得像本能一样,不这样做反而无法忍受。如前所述,这通常需要约18个月,与人的一生相比,这个时间不算长。
4、理解大脑里的争斗,以及如何控制这些斗争
a.要明白,意识与潜意识在不断斗争。
b.要知道最常发生的斗争是情绪和思考的斗争。
c.调和你的情绪和思考。
d.善择你的习惯。
e.坚持友善地训练“较低层次的你”,以养成好的习惯。
f.理解右脑思维和左脑思维的差别。
g.理解大脑可以改变的程度。
关于这本书的讲解很多,大家可以了解一下,非常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