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爱听故事的人,谁又不是呢?
对我们来说,故事是一棵棵魔法树,魅惑动人,而有时,也让人产生一丝丝的忧虑。
会讲故事的人往往是特别有魅力的,有好几位我敬佩的老师都非常善于讲故事。
A老师,每每在表达观点、教导道理的时候,会先停下其他动作,眼睛注视着听众,稍有沉默,眉头皱起又很快松弛下来,也露出笑容,然后娓娓地讲述起故事来,讲完故事也会有一小段的沉默,给听众咀嚼思考的时间。
B老师会经常在上海组织讲故事的聚会,有不同的主题。据说有次是:分享自己失败的经历。想象一下,深夜,七八个中年人,轻柔的音乐,昏黄的灯光,温暖的咖啡,彼此分享自己失败的经历,这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听C老师讲故事经常是在他做主题报告的时候,令人舒适的嗓音音量,抑扬顿挫的话语声调,意蕴深远的场景铺陈,丰富多样的肢体语言,恰当时宜的神情互动。C老师的分享报告每次听都让人有新的感悟。
好的故事内容使人驻足、流连、顾盼回味。我想起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来自于豆瓣日记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556729834/
转行
有那么一天,大夫们都改行了,散落在各个市井的各个角落,有的卖麻辣烫,有的当裁缝,有的做铁匠。 有一天一个熟人病了,找到我,我偷偷带着他,走到前面巷子左拐,有一家裁缝铺,找那个戴着眼镜撅着嘴,慢吞吞一针一线缝衣服的大妈。 大妈见是我带来的人,放下针,检查半晌说,你这病灶已经转移了,浸润不浅,这刀我开不下来,隔壁铁匠也够呛。得去城南找那个卖风筝的才行。 他师傅在省城卖羊肉串,实在不行只能去趟省城请他师傅出山了,诚意要足,多带些上好的孜然和羊腿,还有记得麻醉要请十六号铺子扛麻袋的那个光头做,给他一瓶五粮液,药品在淘宝买,店铺号是XXX…“噤声!”我突然低声喝到。此时一位脸色蜡黄的老者走到我们面前,低声询问,请问此处可有大夫?我和大妈同时摇头道“没有!”
在我从事的工作中,我们也常常用故事来介绍产品和服务,往往效果很好。但我也体会过,故事也有无力的时刻。在故事中有着大量的场景的营造和细节的铺陈,对多数听众来说,他们往往只能抓住故事中的一些细节和几处冲突。理想的状态,好的讲故事者,聪明的听众,仿佛一起进行一场演出。如若不慎,故事最终会流于枝节,流于同理,流于情绪;缺乏深刻,缺乏逻辑,缺乏有效信息的传递。故事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会给人带来不安全感。
我是一个爱听故事的人,也自认为是一个好的听众,请朋友们给我讲讲你听的有意思的故事吧。同时,我也期待自己渐渐地学会讲故事,分享生活中遇到的苦与乐给你们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