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治学,历来讲究这点:一本书未读完,坚决不读第二本。遥想中二的当年,曾经奉为圭臬,最近却越来越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
古时书少,读得起书的也多是富裕的有闲阶级,愿意读,书总是读得完的。因其有闲,常需沐浴焚香之后,怀敬肃之心,持端正之姿,方捧一部经书细细来读。
而今印刷业发达、出版业蓬勃,作者水平良莠不齐,再如此读,恐怕多有不妥。
首先快餐文化勃兴。而快餐文化满足猎奇的心还好,若要治学严谨,就难免耽溺快餐终身误了。我偶尔也翻看些快餐书,总要了解下时代的风向嘛。但说句得罪人的话,有一些书,读过,都不好意思跟人讲你读了,比如袁腾飞老师的《两宋风云》,比如《三十天玩转微博》之类。
快餐化的坏处,除了容易让人浮躁之外,这样的书看多了,像捡了一屋子的破烂,只好充充本数聊慰虚荣,真正有裨益的少。有一类实用性的书本应不在快餐之列,但像玩个微博随便发个帖子都能说明白的事也敢出书,明明是个奸商了。
好在这样的书,爱读书的人翻上三两页就知根底,果断丢弃就是了。即便真要了解,百度下,知乎下,好多热心的大神都愿意分享经验呢,还能勾搭几个大神,何乐不为。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还无法完全拒绝快餐,毕竟还有专心研究学问的作者存在,他们的呕心之作宛若浑浊的长江水里极鲜美的刀鱼,又值得我们花心思打捞。
所以,快餐有选读的必要。至于经典,那些经过了时间的沉淀,不分时空仍能带来无限共鸣的作品,则更需要挤时间来一读为快了。
于是,问题来了,好书很多,怎么读?学圣人子弟吗?我的ID——学为圣人——用了很多年了,那也来自中二时期,惨痛的事实是:看不懂,学不来。
高中时,正是中二时期,却有幸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余老师讲到一个“围点打援”的读书方法。简要说来,就是围绕一本经典的深入理解来读它周边的书。虽一直没有踏实地尝试下,却一直牢记在心中。
多年后,洗去年少时的轻狂和虚浮后,终于静下心来按照余先生的方法细细地读书时,不觉感叹:先生诚不欺我啊。
就拿我正读的几本书来说。
读《红楼梦》,会想去读同样是世情小说的《金瓶梅》,此外为了理解书里的诗词歌赋又会在古代文学上下些功夫,而曹老也借黛玉教授香菱学诗指点了下学诗的要略。至于曹公对园林、茶道、佛理的了解,对于有志写小说的人也是一种启发:你要写的小说涉及到的知识门类也要研究个差不多才是。
《王小波全集》为什么好?他的杂文集里包含许多我不曾听过的外国大家和外国作品,加上其作品无可匹敌的思想性,我会不自觉想去了解他思想体系的来源。而《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又都以《太平广记》里的传奇为原型扩展,所以肯定要去读读《太平广记》了,那可是宋前古人想象力的大成啊!
叶圣陶和夏丏尊合著的《文心》,书名来源于刘勰的《文心雕龙》不说,它是一本介绍语文学法和文章写法的书,它让我在对古文、诗词、节奏、语感、词汇、修辞、画面感等各方面系统地训练之前,我所信马由缰写下的每个字都倍觉汗颜;但也让我暗下决心,这所有的文学基本素质,我一定要像玩游戏一样修到满级,加满所有的属性点。
读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让我知道我久慕大名的司马相如、班固等的两汉赋除了辞藻华丽、夸张言诞之外并无出奇的地方,而那些我素未相识的六朝赋家则深明“诗思”,不光语言婉秀瑰丽,其饱含的深情更让我隔着千年时空心有戚戚。当然还有其他难以计数的经典作品,真的是书海无涯,恨不能立马全部得来再于中悠游终日。
但“围点打援”的读法,仅取其博;常写字的人大约都知道,非精读吃透不足以建立自己严密的知识体系。那怎么精读?当然是记笔记和写读后感了。
我去年花了半年的时间读完一部《资治通鉴》,回头再读第二遍,好陌生!就是不记笔记的缘故。于是我现在读第二遍,写很长的《通鉴笔记》。《资治通鉴》千年历史,因篇幅所限,不及二十四史详尽,我写笔记却要弄清楚前因后果,虽因此读记得极慢,但收获也极丰厚。
我正在读的《王小波全集》,已经写了两篇读后感,是关于他的两本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和《沉默的大多数》。因写读后感,很记了些经典语录外,颇有对其思想体系烂熟于胸的感觉。
两个月前读完的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同《中国文学史》一样是极旁征博引的,写一篇读书笔记远远不够。我上周从其《刑法》一篇扩展开去,浅研究了下可考历史下的死刑,写了篇三千余字的《如何杀死李延年》,加些王小波的魔幻现实元素进去,写得过瘾极了。一部《中国通史》起码可以写二十篇这样的读后感,我才刚刚开始呢。
不小心写成晒书单了,好在行文的主旨就是谈读书,也无大碍,所以最后再多说几句:如果时间足够的话,不妨同时读几本书。读经典最容易困倦,圣人会头悬梁锥刺股,我们就读些轻快的调剂下,如吃大餐,荤素搭配,才好大快朵颐。
最后,半年多了,我一直“围点打援”加精读,现在已经欲罢不能了:读,读不完!写,写不够。如此狂热下去,我自己都怕我自己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