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资金是指企业从用现金购买各项材料物资开始,到把它们投入生产为止的整个过程所占用的资金。储备资金包括的项目很多,这里以原材料为例,说明资金数额的核定方法。 [1]
储备资金的实物形态表现为各种库存材料物资和工具等。储备资金通常有定额属于定额流动资金。储备资金的管理,就是对占用在储备阶段中的各种材料物资和工具等,进行经常的核算、监督、调度,使之经常保持在定额范围之内,既不影响生产,又避免积压和损失浪费,节约使用资金,达到加速资金周转,促进生产发展的目的。
固定资金
固定资金,“流动资金”的对称。是指社会主义企业垫支在劳动手段上的资金。固定资产为其实物形态,如厂房、机器等,一般使用年限较长,保持原来形态不变,直至其报废更新以前均可较固定地发挥作用。固定资产的价值按其磨损程度以折旧方式计入产品成本,并以货币形式积累起来,形成了折旧基金。1985年起中国折旧基金大部分留归企业用于更新改造,小部分上交企业主管部门集中调剂使用。固定资产需要更新时,折旧基金才由货币形态还原为实物形态,重新开始另一周期的循环。这样,固定资产更新前的折旧基金,有可能暂时闲置起来,存入国家银行,作为国家银行资金来源之一,参与信贷资金周转。
同时,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发展,由于机器设备效率的提高,又可以延缓这一趋势。
随着劳动技术装备程度的提高,节约固定资金,提高固定资金利用效果愈来愈重要。固定资金的节约,意味着用同样的固定资金可以装备更多的劳动者,加工更多的原材料,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固定资金的利用程度,可以用单位机器设备的产量来表示,如每立方米高炉生产多少生铁;也可以用单位固定资金产值或利润来表示。提高固定资金效果的主要途径有:提高机器设备在固定资金中的比重;加强设备维修与更新改造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保持设备的先进性;注意固定资金各种物质要素的比例,使其成龙配套,各部分都能发挥作用;及时处理不需用的呆滞设备;适当增加班次,提高换班率;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新的工艺方法;实行固定资金有偿占有制等等。
固定资金本来是生产资金的一种形式,但习惯上将非生产领域的一些耐用物,如住宅、校舍、机关办公室、电影院等,也称为非生产性固定资金,因为那些东西也是长期使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实质上,这些建筑物所占用的资金,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固定资金,而是耐久性的消费资金。
生产资金是处于生产领域中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生产资金包括:生产用的建筑设施、生产设备、生产工具、交通运输工具、原材料、燃料与辅助材料储备、在制品、半成品等资金。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因此,生产资金在整个社会的资金运动和企业资金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生产资金的规模是社会生产规模或企业生产规模的物质基础。生产资金使用方向与社会需要是否一致,决定着社会生产的结构或企业产品的结构是否合理;生产资金的技术结构与水平,决定着社会或企业劳动生产串的高低;生产资金的利用程度,决定着社会与企业生产资金的运动速度。
决定生产资金占用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1)生产过程的长短;
(2)生产费用的多少;
(3)投料是否合理。
因此,要[耍]合理地制定生产工时定额、原材料消耗定额以及各项费用定额,在这个基础上,按照企业生产类型和特点,核定企业的生产资金定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