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量劫以来,在秉性中都留下很多习气种子,是这些东西决定了我们的“下意识”。在强烈秉性支配下,我们的行止,即使不在表面欲境勾引,也是驳杂不纯,所以“直觉”也非“直觉”。那就得历事炼心,有目地地观照,对治,“复其本心”。王凤仪先生说:人身中有三界,性上无脾气,心中无私念,身中无不良嗜好,人的“三界”才会清。清静心才能受道,才真正能得滋养。
这个工夫,《大学》谓之“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在此基础上,一个人闻道才能“定”,否则在一块一忽儿沙漠一忽儿涝地的心坎上下什么种子,那怕种子是最好的金刚菩提种,也得被你身“水火之厄”所坏。
这个工夫,也是“格物”,就是把“外象”格去,唯观本心。“纯且不已”,才入道门。
人只有把自己与天道联结,放下执著,打开小我情节,才能見得“为有源头活水来”。否则,无论在何能理想与欲求支配下一时做到的“放下”“舍得”,终有被击穿时。
启嘉春秋《鉴心于久行》
2018.1.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