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元光二年,濮阳黄河决口,数十万百姓遭难,武帝遣振羽将军率军前去赈济。本就不太富庶的濮阳如今更是雪上加霜,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长谷振羽将军、三世入爵,看今满目疮痍,他又怎会平得下心,,安去做他那昌平将军。
只是,像他这般的不仅仅只他一人,那远即千里的丫头,又何尝不是?
“将军,朝廷播的粮饷全部运到,五十万石,已到城门下”
“好,那找冯先生对目,然后,便发了吧”
“是”
韩衿策马向前行了几步,又回头看了看那一车又一车的粮,撇了眉,走了。
“冯先生一路奔波劳累,身体可有不适?”
“少将军”冯先生放了手中的茶盏,“少将军不必担心,老朽虽已年迈,但毕竟这趟是老朽请求来的,自然知身体状况,若是有恙,害怕拖累了将军呢!”
二人连连笑了起来。
“冯大人称我将军,实在不妥,还是叫我衿儿,毕竟您是我的老师”
“呵呵,衿儿,这么多年了,你还一直记得”
“徒儿当然记得,您是我的老师。即便如今徒儿有了官位,但当年师恩,徒儿没齿难忘。”
韩衿双手抱拳,向冯先生行礼。
半晌,冯先生道“衿儿,如若有一天,我遭了难,你可愿…”
“先生,即使您不说,徒儿也会力保师父”
冯先生看着韩衿,这个孩子,他看着他长大,到今天的位置,也在意料之中,只是,多年隐藏的事,他应是带进坟墓的,没错,他不能说,毕竟,他们三个,当年约定了的。
“衿儿,若有一天,我遭了难,你可会保我一世平安?”
“先生,自然”
“衿儿,若是真到了那一天,便走吧”
“为何?”
“因为有些事,它会一直记得,永世不老,就如那茕茕蔓草,岁岁不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