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种子发芽,我们只需要静静陪伴

让种子发芽,我们只需要静静陪伴

作者: 逍遥兰 | 来源:发表于2019-12-12 02:44 被阅读0次

    我是2013年盛夏,成为一名妈妈的。在这之前,我是职场上的拼命三娘,甚至生孩子的当天还在上班,而随后的6年内,我像很多新手妈妈一样,学着照顾孩子的起居和喂养,但我没有全职带娃,而是请家中老人来带娃。

    随着孩子从一点小不点慢慢长大,我发现孩子的心性越来越像那个陪伴他最多的人,也就是他爷爷。个性里的变化和潜移默化,才让我这个不懂得育儿的妈妈开始有点后怕,从内心深处我是不希望孩子的习惯和性格里沿袭老一辈子身上的不足或是短板的,不善言辞,遇到邻居也从不打招呼,面对难题又经常耍性子,动不动用哭来对抗这个世界,我明白孩子内心深处不够安全,且面对世界是脆弱的,再不参与他的成长,只怕自己要负全责,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选择了奋斗了十三个年头的职场,选择成为一名全职妈妈,并且才开始去学习和钻研育儿的知识。

    在接触了正面管教、辩证教育、少比较教育践行,以及深度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育儿的过程真是科学和艺术有机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和完善的过程,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能明显的捕捉到他身上的优点和不足,但比对自己,那些不足和优点似乎也在我身上无一例外的存在,因此育儿的过程,孩子虽是吃着食粮长大的,但是更是在父母和原生家庭的成长中耳濡目染地形成了自己的心性与个性,还有行为和情绪模式。

    今年9月份,儿子上小学,我们来到了新的城市,面对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他的适应能力也超越了我的预期,但是三个学习下来,他在班上的表现就令人堪忧,书写不好、粗心大意、注意力和专注力都不够、三天两头在学校和其他同学因玩而挂彩回来......几乎有些问题少年的感觉,其实内心深处很不想用这样的词来说自己的孩子,但是事实不尽人意,只能坦然面对。

    在孩子的身上,我开始回忆自己的小学,我在小学前面几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学了有何用,怎么学习或者说要怎么去学好,貌似大脑里从来就没有这个概念去,直到五六年级我居然当上了班长,还有少先队队长,我才开始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仅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学习优秀,因此不在全年级考第一名,我就是第二名,下次我会争气的拿回第一名,于是一路开挂,从五年级到初三,我活得自由、洒脱也充满了光色,而如今孩子一年级,我突然觉得自己实在是有些急不可耐了,有些等不及想要他快点达到班级全优,而非每次单元形成性练习时老是良或合格,面对孩子的每一次不好的表现和结果回来,我在内心深处挣扎和痛苦,甚至说出了:你这孩子,你要妈妈怎么教你呢。他一般都很害怕,然后说:就这样教,我会好好学习的。经过不下五六次的反思和挣扎,我吼叫过孩子、也动手打过、还哭过,甚至还有时起了放弃的念头......过后想想,为人父母,我是多么不合格,做得多么不好,我让孩子看到了一个妈妈的脆弱、没耐性,甚至是情绪化,是啊,我是多么不堪一击的妈妈,而这些孩子身上的问题原本就是我最大的缺点,我还觉得孩子像爷爷,其实孩子更像我啊,心里就有根刺,我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也时好时坏,我想真是到了自己改变的时候了,不要一味指责孩子,我想身为父母,对待孩子的第一态度没有其他秘诀可言,只有两个字:耐心。

    试想,一个父母如果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没有耐心,没有给予适当的阳光雨露,没有在快乐和痛苦中为孩子进行的正确的示范,我们何谈孕育?任何一个成长的过程,都是时间的伟大作品,身为父母,我想我第一要学习的是富有耐心对待孩子,我成立这个“智慧父母成长营”初衷是每日可以分享一些利于孩子成长的体验、经验,同时也是不断反躬自省的过程,我希望和孩子一起同频成长,而非一意孤行或者一路向前而不理会孩子的节奏和步伐。

    之前就听人说过,21世纪的孩子都是带着未来智慧文明而来到我们的身边的,他们必将成为父母的骄傲,也是改变我们未来的人。所以,在他们自立自强尚未诞生的成长阶段,父母更需要做他们坚实而富有内在力量的阶梯,帮助他们去上升去进步去长大去奔跑。

    我愿意和追求智慧的父母,利用余生探讨育儿成长过程的诸多事,也希望每天能有互动的机会,虽然我不知道哪一天你会出现在这里,但是我相信是一种追求智慧的力量,会让我们聚合在此,一起种下种子,一起经历风雨,一起收获希望。

    德国著名哲学家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那么就让我们的种子(孩子)发芽,我们静静守护和陪伴在他们的土壤里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种子发芽,我们只需要静静陪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lz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