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20多年前第一次接触到“安乐死”这个概念的。忘记当时具体的细节了,只记得有一个亲戚癌症晚期非常痛苦,就连医院允许开出的最大剂量某某丁都无法缓解,她不断祈求身边的人让她解脱。
可是,大家都知道,这是不被法律允许的,也是被很多坚信“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人坚决反对的。
我甚至接触过一个事件,两兄弟中的一人坚持让已经被多家医院放弃治疗,瘫痪,昏迷的父亲继续插着呼吸管、喂食管、尿管、某种我忘记名字的肠道管等,以及多个输液针头和电极维持一口气。而另一个则坚持拔管,让父亲解脱。两人为此还在重症监护室外大打出手。
我远远看过那老人,埋在一堆管线中难以辨识面容,因为身上有褥疮和其他创口,必须使用特制的床垫和辅助工具扭转肢体。与电视电影中干净平躺的患者完全是两个世界,更不用说其散发的味道。
我并没有嫌弃病患的意思,只是在想,他们真的希望用这样的方式留存那一口气吗?
究竟是生命末期的人不愿结束,还是家属不愿放手?又或者是家属逼迫患者选择放弃?
——这是目前安乐死判定的最大难题。但我不认为它应该成为否定安乐死价值的理由。
不知道是种什么样的命运安排,又或者是专业和工作的缘故,我与死亡从来距离都不远,认识的离世的人从儿童到老人,从自杀、意外、被害到病逝,基本都齐全了,就连自己也曾去鬼门关溜达过。所以我并不排斥死亡,相反,我很乐意去思考和探索它。
只可惜,没人愿意和我探讨。哈哈哈哈…………
在这里顺手推荐两部让我对死亡印象深刻的老电影。
《不一样的本能》(Phenomenon),导演:乔·德特杜巴,主演:约翰·特拉沃尔塔(又译约翰屈伏塔)。片子本身细节我记不清了,应该会被归为科幻片一类,印象最深的是片尾女主角问的一个问题,“你想怎么死?”
人生几十年,要想清楚怎么活不容易,但死亡只是短短一瞬,要想清楚自己希望在那个时候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处在什么样的环境,相对来说是不是更容易一些?
《深海长眠》,由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联合制片,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执导,哈维尔·巴登,劳拉·杜纳丝主演。根据雷蒙·桑佩德罗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他为争取结束自己生命的庄严权利而斗争30年的故事。
第二部可说是个文艺片或纪录片,需要用心去体会片中各个人物的情感、思考和行为。
说了那么多,还是附上推荐的书籍吧。
这本书主要记录了美国一些医护人员在面对姑息治疗,面对临终关怀时的矛盾与思考。不过因为作者是支持姑息治疗的,所以文章并不能说完全客观。但这终究是对“死亡”这个大话题探索的道路上,一本不错的书。
欢迎大家一起思考,墓志铭上写点什么好呢?
《死亡的视线:医学、谋杀指控与临终抉择争议》作者:刘易斯·M.科恩
瑞士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协助外籍公民实施安乐死的国家;在意大利,选择安乐死的天主教徒会被拒绝举行天主教葬礼;在以色列,法律明确支持受到谋杀指控的医生……对于忌讳谈论死亡的中国人来说,临终关怀和安乐死似乎是一个遥远且陌生的话题,本书将这一生命议题摆到我们面前:如何看待死亡?生命最重要的是寿命还是质量?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怎么看待安乐死?本书从一个真实故事出发——美国贝斯代特医疗中心的护士助理控告两名护士为一位临终患者注射了过量的吗啡,谋杀了这位病人,作者科恩博士从这起医疗指控案入手,列举了大量事实和案例,临终关怀、医学连环杀人犯、各国安乐死的现状,法律与宗教在此议题上的应对举措等等,揭示了现代医学、医疗护理从业者面对的困境,以及这背后关于生命价值,生命权与死亡权的哲学、生命伦理争议。
![](https://img.haomeiwen.com/i4383662/f7a972680cb5b66e.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