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熊孩子”这个词似乎从一开始岁数小不懂事还有些小淘气的印象,变成了网友口诛笔伐的对象,成为了家庭教育的反面教材。那么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孩子,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熊孩子之间也是有区分的,有家长溺爱纵容出来的孩子,也有家长管教严厉,自己本身却起不到榜样作用,孩子不服管教的。
看见过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位小孩子在逛书店时,偷偷带走了基本漫画书,后来被他的家长发现以后,立刻带着孩子来书店道歉,书店还没有开门,于是家长写了道歉的字条,并且按照书的价格将现金和字条一起,从书店的门缝下面塞了进去。
看到这样的新闻,感触颇深,孩子会犯错,毕竟大人都会犯错,可贵的是家长在孩子犯错以后给予孩子的适度批评和正面教育。一昧地宠溺放纵,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
多少人对于娇惯孩子这种行为的理由是:孩子小,打不得骂不得,只能任由他的性子,长大了肯定就好了;小孩子正是调皮打闹的时候,说明年轻可爱有活力……
是的,孩子有活力,可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你的孩子释放这种活力。在公众场合,我们需要照顾其他人的感受,以不影响到别人为前提,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出了门体现出来的,就是你的教养,无论孩子,还是父母。
个人来说,我也坚信,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人从小养成正确的三观,延伸至待人接物方面,也应该是大方得体的。至于有人会考虑的人性善恶论,我还是偏向于人性本善,或许也有恶的存在吧,所以才需要教育,看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教育本就是用来压抑人性的,压抑人性中恶的一面”,教育的结果,取决于教育者本身。
凡是遇到孩子过分顽劣的时候,不能用诸如孩子还小,不懂事之类的话揭过去,如果是原则问题,还依旧放任不管,那么便是真正的“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重于一切,其实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熊孩子的根源,来自他们的“熊父母”。
不要因为家里长辈的宠溺便畏手畏脚,为人父母便有教育之责。在孩子的成形期不加以引导和矫正,将来便追悔莫及。我们都希望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才是第一位的,孩子从小养成的品德,决定了他以后能走多远,祝愿朋友们的宝宝以后不是“熊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