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的“育”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上方代表的是正在用乳汁哺乳婴儿的母亲,右下方是在襁褓里的孩子。
左右结合起来,示意的是母亲抱着襁褓里的孩子,正在给孩子哺乳。也就是说,在古人眼中,母亲的职责是给孩子提供食物和爱的依恋,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育”的“教”这个字呢,比较复杂,由三部分组成。

字的左下方代表的是一个离开襁褓,已经可以四处奔跑的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左上方代表的是学习材料,而右边是一个拿着棍棒的手。
左右结合起来,示意的是:一个拿着棍棒的手正在教孩子学习知识。
更有趣的是,在甲骨文中,这个拿着棍棒的手同时也是“父亲”的“父”字。也就是说,是父亲拿着棍棒教孩子学习知识。
所以,在东方的传统智慧中,教育是父亲和母亲都要承担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分工有所不同。
母亲的主要职责是“育”,给孩子,特别是在襁褓中的婴儿,提供食物和爱的依恋,让孩子能够心智健全和身体健康。
而父亲则需要教会孩子各种知识和技能,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对部落或者社会有用的人。
在东方的教育智慧中,父亲对后代教育的使命,不仅是必不可少,而且非常地关键。所以,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而不是“养不教,母之过”。这就是东方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