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沈复的《浮生若梦》。除了以前课本里的印象,也看汪涵好几次提及他对这本书的喜爱。但我一看到写如何摆弄花草就实在昏昏欲睡,可能心境太不够恬静吧。
并没有什么相见恨晚久久不能平息的感受,想想大概是不能理解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看到芸四处帮丈夫张罗小妾就更无法理解了。有人揣测芸的内心是苦涩的,但至少我从他丈夫的描述中看不出来。因现今社会一夫一妻制,从而猜想她是苦涩的,这出发点就不对。站在芸的立场上——一个封建社会贤良淑德的女人,她在这么做时很有可能不仅不苦涩,而且很积极上心。以致憨园跟着有钱人走后,她竟气的大病(当然也是她重情,无法释怀憨园的背弃)。我虽实在无法感同身受,但通篇看下来,芸确实是个很招人喜欢的女子。
从小家境坎坷,吃穿用度均要靠自己双手的一针一线而来,却没丝毫的怨气,还能识文断字。嫁了沈复后,两人是真的趣味相投花前月下,尽风雅之能事。家里各类杂事也曾妥当的处理。虽后来遭到公婆误会以致赶出门去,却始终没有解释和正面冲突。筹划两人去外地避风头去哪如何去,儿子女儿的安置等等事宜,皆考虑筹谋在内。沈复倒只像个执行者。一路穷困潦倒她也从未抱怨,还要考虑如何筹钱。大病久不愈,感知到自己不久人世,将种种遗憾及牵挂吐露出来,就这样含憾而终了。一生操劳筹谋,重情重义,又能解花语与爱人花前月下温柔似水。让林语堂评价为:中国文学史中最可爱的女人。(从他的角度。)
可能是在芸太出色,相比之下沈复显得太普通了。虽生在还不错的家庭,却没有报复不求上进。以致一度穷困潦倒,连给芸治病的钱都没有。而且还不规划储蓄——第四章写在广州如何如何花天酒地,怜惜喜儿(且顺手又毁了一个姑娘的下半生),挥金如土,看时就觉得无语。
但他还是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是让芸女扮男装游水仙庙;二是芸死后竟然不顾习俗守在屋内等她的灵魂。
第一点充满了郎情妾意,两人完全能get到并且配合到;第二点看出沈复对芸的怀念甚至冲破了封建的传统习俗,也是不得不动容,就像他说的“绵绵此恨,曷其有极!”
整部书很珍贵的是,描写了较为普通夫妻的生活点滴,不是大爱大恨也不是通篇生离死别。是一对恩爱夫妻愉快和谐,风雅趣味的前半生。很写实的还原了至情至趣及奔走漂泊。让读者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有了一点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图中的小灯应该是自拍用来补光的,晚上拿来看书没想到还挺合适,也算是少了一样闲置物~)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