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清明有怀
(新韵)
异域偏安远客尘,荆钗素面布衣裙。
时时也问故乡事,每每长怜世外身。
万里萍飘难覆水,千山叶落少归根。
清明雨是离人泪,潜入诗肠更断魂。
異域偏安遠客塵,荊釵素面布衣裙。
時時也問故鄉事,每每長憐世外身。
萬里萍飄難覆水,千山葉落少歸根。
清明雨是離人淚,潛入詩腸更斷魂。
《汉语大词典》注:
①:客尘,佛教语。 指尘世的种种烦恼。
▶ 《维摩诘经‧问疾品》: “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注: “ 什 曰: 心本清净, 无有尘垢, 尘垢事会而生, 于心为客尘也。
▶ 肇 曰: 心遇外缘, 烦恼横起, 故名客尘。”
▶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 “如久澄水, 如新磨镜, 外照多像, 内见众病, 既除客尘, 又还自性。”
▶ 唐 独孤及 《佛顶尊胜陀罗尼幢赞》: “故大音传于密教, 茫茫五浊, 客尘覆之。”
▶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 “愿我今者, 作是偈已, 尽未来世, 永断诸业, 客尘妄想, 及诸理障, 一切世间, 无取无舍, 无憎无爱, 无可无不可。”
▶ 明 汪廷讷 《狮吼记‧住锡》: “金枷玉锁何时脱, 蝇利蜗名镇日奔。 生恶趣, 惹客尘, 胶胶扰扰只贪嗔。”
②:萍飘,如萍飘浮;飘泊。
▶ 明 张景 《飞丸记‧卺合飞丸》: “流落类萍飘, 昔年光景, 今日里转思焦。”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 “萍飘蓬转, 不通音问者, 亦往往有之。”
③:覆水,已倒出的水。 喻事已成定局。
▶ 宋 苏轼 《祭柳子玉文》: “会合之难, 如次组绣, 翻然失去, 覆水何救。”
▶ 清 洪楝园 《警黄钟‧议和》: “临事误戎机, 收覆水, 悔偏迟。”
④:归根(归根)
1.归于本原。
▶ 《老子》: “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復。 夫物芸芸, 各復归其根。 归根曰静。”
▶ 王弼 注: “各返其所始也。”
▶ 《庄子‧知北游》: “今已为物也, 欲復归根, 不亦难乎!” 成玄英 疏: “道至于无为, 而仁义之名可以不立, 是之谓归根。”
▶ 宋 王安石 《寓言》诗之三: “未能达本且归根, 真照无知岂待言。”
▶ 郭沫若 《战声集‧诗歌国防》: “节奏的成分归根只有两样, 或是先扬而后抑, 或是先抑而后扬。”
2.结局;归宿。
▶ 宋 苏辙 《守岁》诗: “来日日新无限事, 归根一笑彼安知。”
▶ 明 梅鼎祚 《崑仑奴》第四摺: “或者有几句好言语点悟我, 也是我的归根处了。”
图文/貅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