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女儿说过她的前同事单位发工资的趣事,一开始是每月16日发工资,大家总觉得发的太晚了,上了半月班了迟迟不见发工资,有的抱怨:你看这元旦、情人节、清明、端午、六一、重阳、十一,绝绝大多数节日都是前半月,为什么等到后半月才发工资呢?许多人给领导提建议:改为前半月发工资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13159/daa8ba34140aa848.jpg)
开始,领导并不在意,工资照旧16日发。可提的人多了,领导就想:反正还是发那么多钱,什么时候发都一样啊,前半月发就前半月发吧。于是,发工资改在每月1日,领导觉得这样更好:刚好本月底收回来帐款,到下个月1号发工资正好资金充足。
刚改为1号发工资大家欢呼雀跃,这下好,过节可以好好消费了。于是,工资拿到手一到过节就呼朋唤友,去好好搓一顿,或者逛街为自己挑选两件漂亮衣服,好不开心!可快到下半月时一看,哇哦:这钱怎么这么不经花呢?到月底有同事结婚得封礼包,钱不够怎么办?先借呗。于是便有了外债,虽不多却成了心事一桩。下个月工资发了先还账,依旧是不等月底又没几个钱了,说好的储蓄呢,现在变成了空气。这又使我想起来又一个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13159/abec233aac723898.jpg)
话说庄子有一个关于朝三暮四的故事,是说一位农人喂了一群猴子,每吨饭喂每个猴子四个毛栗子。
有一年,农人收入减产,决定喂猴子早上三个栗子下午四个栗子,猴子听了非常不高兴,于是农人们改为早上四个下午三个,猴子又高兴起来了,后来引喻说话做事反复无常。
我们听了这个故事都会笑猴子愚蠢,其实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是我们看不见自己罢了。看看那个前半月发工资的事就明白了。
人的一生充其量也就是百年,个别人更长一些,但是我们在前半部分拼命的挣钱,在后半部分又在花钱保命,人只嫌自己挣得少,恨不得上半场把钱全拿了,哪怕没有下半场。决不能今日有酒今日醉,那怕明日喝凉水!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13159/eb924aab332f0aaa.jpg)
红楼梦中有诗云,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前半生拿命换钱,后半生拿钱换命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就不能不贪那么多,让自己负荷过度,让身体无法健康的跨入下半生,所以,人生就是算总账的,而不是看一时兴起。
人生又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前面穷尽力气,后面的路就跑不动了,我们要分配好力气,不图一时之快,也许前面有人在落后,后面却渐渐赶上并超过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13159/7543783670a039af.jpg)
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甜,谁的人生才是真正的赢家,至少在这一方面是赢家。
人类历史的长河几亿年,我们都是一闪而过的那个生物,于地球而言,谁活得有意义谁就会获得世人的尊重,若能有意义的奉献自己的一生,将上帝赐予我们的百岁过完,这才是完满的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13159/90bee1068ba2726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