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小A,有一阵子他相当的郁闷,过了好长时间才缓过来。原因很简单,有一次开会,一位同事旁敲侧击说他打扰另一位同事工作,而被“打扰”的同事则直接诉苦,说小A不够支持她,接下来领导也站出来批评小A,据小A的感觉,领导的批评与别人不同,实际上是在为他解围。饶是如此,他仍备感压力。在这波批评声浪中,还有同事放声大笑,这种笑,小A说他也听不出善意。
据我的了解,小A是个很善良的人,但是他有点不喜欢冲突,所以遇到这种场合他多半保持沉默。
想必小A遇到的这种情况你也不陌生。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会犯各种错误,在会议当中,如果有人点名或不点名地批评了某个人,其他人就很容易跟着批评,因为第一个人的批评创造了一种“道义上的合法性”。其他人跟上就相对心安理得。全球领导力大师马克·墨菲称这种行为为责备的可传染性。
这种情形和“破窗效应”有点像。假如大街上停着一辆车,它的窗户被人打破了,接着可能里面有价值的东西被拿走,再接下来还可能有人往里扔垃圾。如果没有人干预,这辆车可能会被毁掉。而参与破坏的这些人,在道德上很容易为自己找到理由:这辆车一定没人要了,要不然窗户破了怎么没人管呢?所以我把车上的东西拿走实际是废物利用;再说了,如果有人来追查,反正我也不是第一个破坏它的人。看起来是不是很荒唐?可是就是这种荒唐的逻辑,却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
细细想来,责备这种某种程度上的破坏性意见,很可能与我们年幼无知时虐待小动物的行为有着相似的心理机制。很多人回忆起童年,都会提到对于小动物的伤害,比如农村的小孩子可能会用螺丝刀杀死一只可爱的小鸡。换句话说,这可能是人性中幽暗的部分。
美国“9·11”发生之后,有一些国人幸灾乐祸,招致另外一些人的批评,说他们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缺乏超越种族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自那时以来,人们对于国际上一些灾难性事件的反馈,已经越来越能像一个正常人那样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这是我们进步的一面。
但是,在家庭生活和职场当中,我们也应促成类似的变化。记得樊登说过这样的话,要么不提意见,要么提建设性意见。简单说,非建设,无意见。这是我们应当时时自省的地方,到底我们有没有给出有价值的建议,而不是一味地批评?
作为陷入被批评境地的人来说,要能区分什么是建设性意见,什么是纯粹的批评。当然,有时这两者是混在一起的。无论哪种情形,聚焦事实,用事实来做出自己的反馈都是最重要的。事实的力量在于,它不像观点一样可以随意被驳斥。因此,像小A遇到的这种情况,其实他没有必要长时间伤怀,在会议室的时候,他就应该设法用事实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