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鸟

作者: 李课课 | 来源:发表于2019-12-09 12:52 被阅读0次

幽鸟

在古代诗词中,有一个常用的意象——“幽鸟”。

司空图的《典雅》: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杜牧《睦州四韵》: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

韦应物《燕居即事》: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

柳宗元《首春逢耕者》: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

顾德辉《青玉案》中的: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

这种带“幽鸟”的诗句,还能排很长很长。排在一起,才更有趣,才会感到,原来古人用了这么多次“幽鸟”这一意象。

什么是“幽鸟”呢?幽鸟就是幽静的林中啼叫的鸟。

幽鸟不是沉默的鸟,恰恰是啼叫的鸟,因为他们的啼叫反而增加了幽静的感觉,所以被称为幽鸟。南朝时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说明了这种现象。

钱钟书在《一个偏见》一文中,专门谈到了“人籁”,谈到了“有闻无声”。他说:“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是能和寂静溶为一片的””我们忘了鸟啭是在破坏寂静,似乎寂静已将鸟语吸收消化,变成一种有声音的寂静。此时只要有邻家小儿的啼哭,楼上睡人的咳嗽,或墙外早行者的脚步声,寂静就像宿雾见了朝阳,破裂分散得乾净。”

可见,自然的天籁,是可以听见,但是却是寂静的一部分。有闻无声。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声音,不会扰动你的心神。不会扰动心神,于是听见,也不会打破寂静。

而“人籁“则不同,因为人与人最近,人的声音最容易扰动人的心神,于是,人声几乎不能成为寂静的一部分,不能与寂静融为一片。

所以,寂静不在于有没有声音,而在于有没有扰动心神。

想起看过的两句话,一句是“当你超过别人一点点,别人会嫉妒你,当你超过别人一大截,别人就会羡慕你”。另一句是:“乞丐不会羡慕百万富翁变成了千万富翁,只会嫉妒比他要得多的乞丐。”

这道理是一样的。超过别人一点点,还处于与别人能够相连接的距离内,还可以扰动对方的心神,于是别人会嫉妒你。而超过的很多,离开了对方可以相连接的范围,对方的心神便再也接收不到可以扰动的信号,于是不会被扰动,嫉妒之心便安顿下来。对于乞丐来说,富翁只是一种远远的风景,不会扰动他的心神。

每个人都活成别人的风景,每个人都把别人当风景,这个世界会美好得多。

相关文章

  • 幽鸟

    幽鸟 在古代诗词中,有一个常用的意象——“幽鸟”。 司空图的《典雅》: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杜牧《睦州四韵》:好树...

  • 幽鸟红梅

    好树鸣幽鸟, 残雪寄红梅。 窗外昨夜又北风, 空旷一地雪净莹。 雀鸣枝头为觅食, 素笔共享梅花红。 一一战友毛学玲

  • 幽林栖鸟图

    幽林几逾静, 稀鸟悦栖身。 屏息珍贵图, 艰辛复开心。 摄影:xinlu

  • 鸟啼春更幽

    文/潮润泽 图/网络 鸟啼春更幽 一句句清嘶,一声声拭耳 一滴滴春露,一怔怔蒸逝 一缕缕晨曦,一帘帘入梦...

  • 日落霓虹 林幽鸟不鸣 未见月升

  • 元青花釉里红开光桃花鸟纹罐

    胜过桃花幽鸟图, 双鸟嘻笑桃香熟。 栩栩如生鸟画首, 敢问张中肯服输? 龙江:2018、 7、15。

  • 2020-06-11

    鸟鸣涧, 竹翠山林, 小桥溪水, 密隐幽蓝, 可见鸟, 可见竹, 可见山, 可见水, 可见幽蓝?

  • 对联诗词:《鸣》

    《鸣》 树鸣幽鸟花容落; 楼入野烟云波升。

  • 游秋霞圃

    啾啾鸟寒暄 嗡嗡蜂依兰 通幽曲径尽 忽现桃花潭

  • 照洞庭

    钟声花凋落,琴音鸟幽鸣。 三泉飞瀑下,夕阳照洞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幽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yb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