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圣心源》第五周第三天

《四圣心源》第五周第三天

作者: jn_2017 | 来源:发表于2022-06-16 21:53 被阅读0次

阴脱

        阳自右降,降于坎府而化浊阴,则又含阳气,是谓阳根。阳性温和而升散,阴气左升而不陷者,有此坎阳以辟之也。其升散之权,全在于脾,脾气不升,则精血驰走而阴脱。

        二十难曰:脱阴者,目盲。目者,阳明所发。阳根于坎,坎水阴也,而中抱阳气,坎阳温升,而生肝木。肝藏血而含魂,魂即血中温气之渐灵者。温化而为热,是魂化而为神。阳神发露,上开双窍,而为两目,目乃阳神所出入而游行也。阴脱者,阳根澌败,精血失藏,魂神不能发露,是以目盲。

        凡人之清旦目盲者,是其阴气亡脱,定主死期不远。名为脱阴,而实以阳根之败,《素问》所谓目受血而能视者,亦是此理。后人不解经义,眼科书数千百部,悉以滋阴凉血,泻火伐阳,败其神明,以致眼病之家,逢医则盲。医理玄奥,非上智不解,乃以俗腐庸妄之徒,无知造孽,以祸生灵,可恨极矣!

乌肝汤

甘草  二钱    人参  三钱    茯苓  三钱

干姜  三钱    附子  三钱,炮  首乌  三钱,蒸

芍药  三钱    桂枝  三钱

煎大杯,温服。

阳脱

        阴自左升,升于离位,而化清阳,则又含阴精,是谓阴根。阴性清肃而降敛,阳气右降而不逆者,有此离阴以翕之也。其降敛之机,全在于胃,胃气不降,则神气飞腾而阳脱。

        二十难曰:脱阳者,见鬼。仙为纯阳,鬼为纯阴,人居阴阳之半,仙鬼之交,阳脱则人将为鬼,同气相感,是以见之。凡人之白昼见鬼者,是其阳气亡脱,亦将续登鬼录①矣。

兔髓汤

甘草  二钱    人参  三钱    五味  一钱

半夏  三钱    龙骨  二钱,煅,研   

元参  三钱      附子  三钱

牡蛎  三钱,煅,研     

煎大半杯,温服

        阳脱则白日见鬼,阴脱则清旦目盲。阴阳既脱,无方可医。于其将脱之前,当见机而预防也。

精神

      神胎于魂而发于心,而实根于坎阳,精孕于魄而藏于肾,而实根于离阴。阴根上抱,是以神发而不飞扬,阳根下蛰,是以精藏而不驰走。阳神发达,恃木火之生长,而究赖太阴之升,阴精闭蛰,资金水之收藏,而终籍阳明之降,太阴阳明,所以降金水以吸阳神,升木火以嘘阴精者也。

      阳明不降,则火金浮升而神飘于上,太阴不升,则水木沉陷而精遗于下。盖阳中有阴,则神清而善发,阴中有阳,则精温而能藏。脾陷则精不交神,胃逆则神不交精。阳神飞荡,故生惊悸,阴精驰走,故病遗泄。

        阴升阳降,权在中气,中气衰败,升降失职,金水废其收藏,木火郁其生长,此精神所以分离而病作也。培养中气,降肺胃以助金水之收藏,升肝脾以益木火之生长,则精秘而神安矣。

①鬼录,死者之名籍也。

阴脱

“脾气不升,则精血驰走而阴脱”。阴脱,即是坎水中无阳根。阴中无阳,则无亲上之力,水不能生肝木。肝开窍于目、肝主血,肝木无以生,则目盲。清旦目盲,清旦指清晨,清晨之于一日,如春天之于一年,是肝木生发的时候,其症状更明显??

之所以阴脱,根本原因在于阳根尽,但上升之力赖于阳性亲上,亦赖于肝木生发和脾土右转,上升无力,则阴不能上升而与离火交。肝木不生发则郁,脾土不升则是由于土湿。

乌肝汤

甘草  二钱    人参  三钱    茯苓  三钱

干姜  三钱    附子  三钱,炮  首乌  三钱,蒸

芍药  三钱    桂枝  三钱

煎大杯,温服。

治疗时要培土去湿(甘草、茯苓)、舒肝解郁(桂枝、芍药)、暖脾温肾(干姜、附子)、用人参是培补阳气??用首乌是补肾精??

方子名叫乌肝汤,黑色对应肾,是以补肝肾为主要目标?? 君药是什么呢?是甘草?还是以补脾为关键达到补肝肾的目标?

阴气参与一气周流,赖于阳根,阳根如风筝线将阴与中土四维系在一起,线断了,阴就随风飘摇。?

阳脱

“胃气不降,则神气飞腾而阳脱”。

“二十难曰:脱阳者,见鬼。仙为纯阳,鬼为纯阴,人居阴阳之半,仙鬼之交,阳脱则人将为鬼,同气相感,是以见之。凡人之白昼见鬼者,是其阳气亡脱,亦将续登鬼录矣。”

兔髓汤

甘草  二钱    人参  三钱    五味  一钱

半夏  三钱    龙骨  二钱,煅,研   

元参  三钱      附子  三钱

牡蛎  三钱,煅,研     

煎大半杯,温服

治疗阳脱,要降摄肺胃之逆(五味、半夏)、藏精聚神(龙骨、牡蛎)、甘草是补脾土、人参补阳气、元参清金而益水、附子暖肾??

胃之不降,多是因脾湿,为啥不用茯苓去湿呢?

精神

“神胎于魂而发于心,而实根于坎阳,精孕于魄而藏于肾,而实根于离阴。”

“所以降金水以吸阳神,升木火以嘘阴精者也。”

“阳明不降,则火金浮升而神飘于上,太阴不升,则水木沉陷而精遗于下。”

“脾陷则精不交神,胃逆则神不交精。阳神飞荡,故生惊悸,阴精驰走,故病遗泄。”

相关文章

  • 《四圣心源》第五周第三天

    阴脱 阳自右降,降于坎府而化浊阴,则又含阳气,是谓阳根。阳性温和而升散,阴气左升而不陷者,有此坎阳以辟之也。...

  • 2022.6.16

    四圣心源-阴虚

  • 2022-06-06

    四圣心源卷二-厥阴风木

  • 2022-06-10

    四圣心源卷二阳明燥金

  • 《四圣心源》第四周第三天

    太阴湿土 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

  • 《四圣心源》第二周第三天

    仔细阅读了卫气出入部分,知道了 "平旦寅时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腄懒觉不睁眼就阻碍了阳气运行。 "卫气...

  • 2022-06-08

    2022.6.7四圣心源卷二 少阳相火

  •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 再次理解“中气不败,则人不死”。2016年下半年,有一个事件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某个小女孩9...

  • 5.15四圣心源学习心得

    2022-05-15 5.15四圣心源学习心得 医学盛于上古,而衰于后世。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黄元御先生的四圣心源,悉...

  • 学习四圣心源,这张表格必须熟记

    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中,有一张六气名目的表格,原图如下: 我们学习四圣心源,这张表格必须熟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圣心源》第五周第三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yo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