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暑假,没有作息规律的生活,没有学校老师的管教,家长又整天忙于事务,很难做到有效监督,孩子很容易在假期沉迷手机无法自拔!
01
手机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巨大
想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孩子看20分钟的投影,视力平均下降到10.4度近视状态;
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
连续玩20分钟平板电脑,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连续玩20分钟手机,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
也就是说,玩20分钟手机对眼睛的伤害,相当于看80分钟的投影、47分钟液晶电视!
危害还不仅仅于此,具体看看手机是如何“毁掉”孩子的呢?
1
智能手机影响儿童健康
智能手机伤害孩子视力,导致孩子失明或者伤害孩子颈椎,导致孩子颈椎变形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些伤害都是有形的,可以眼见为实的。另外,沉迷智能手机的孩子常常会对运动锻炼表现出消极态度,导致运动能力低下,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2
手机损伤脑神经 孩子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有专家表示,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越喜欢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越高,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孩子。
孩子的生理构造和生理形态与成人不同,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儿童神经系统的伤害远大于成人,过度接触电磁波辐射对儿童健康状况和认知力会产生一定影响。
3
手机耽误孩子学习
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对知识学习感到鼓噪乏味,学习成绩下降,受到指责后更需要在手机网络里找到慰藉,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
整天沉迷于手机世界里,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必然下滑。
4
容易导致睡眠障碍
可能大家都知道,孩子频繁使用智能手机会引起视力下降。但更可怕的是会引起睡眠问题。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健康机构,做出了一项调查,手机光线比日常灯光对孩子睡眠的影响,把十位孩子分别进入两个房间,一个房子的孩子们在看电视后睡觉,用了28分钟内睡着;而另一个房间玩智能手机后的孩子,普遍在39分钟之后睡着。当然我们不建议孩子在睡觉前看电视哦。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防止孩子过度沉迷手机?
02
各年龄段对应不同的干预措施
1-3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幼儿的视网膜要到12岁才能发育完善,在此之前都应该尽量少接触手机类电子产品。
两三岁接触电子产品(手机游戏/电视)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岁发生注意力障碍(比如多动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怎么做?
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与孩子互动、主动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父母手机中拒绝下载任何游戏,以防孩子因游戏上瘾而索要手机玩。
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对手机用途的正确认知。
3-6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
不少父母为了图一时清净,偶尔会把孩子丢给手机游戏“照看”。但3-6岁的孩子还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触游戏,极易上瘾。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手机,如让孩子明白手机可拨打电话、可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怎么做?
父母家人手机去娱乐化,即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会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机,除了翻翻相册、拍拍照,也不会觉得有趣,自然不会一直缠着父母要手机玩。
积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多与孩子共读儿童绘本。(绘本的颜色和故事性,对孩子吸引力也比较大,只要孩子爱上阅读,基本不会想着要玩手机了。)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多带孩子外出体验大自然,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
7-12岁:针对手机问题不宜强势打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阶段,即儿童叛逆期。
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会变得固执又脾气暴躁,有时讲起来道理来,怼得爸妈都无语。
面对孩子沉迷手机,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一用父母身份强压(我说了不许玩就是不许玩/再玩就没饭吃了/再玩就揍你);二是用亲子关系威胁(再玩就不要你了/再玩就不喜欢你了)。
这两种方法,弊大于利。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还会加重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
怎么做?
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可以承担家务为责罚手段。
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目标是“孩子停止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机游戏”。允许孩子出现顶嘴、哭闹等不满情绪。
家长要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场,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先完成作业再玩手机,不要说“现在立刻去做作业”,而是说“我知道这个游戏很好玩,但你必须先完成作业。我看着你玩儿完这一局,然后你就去做作业,可以吗?”
可能看了这么多,真正做起来,很多家长还是很头疼,如何在父母亲自陪伴孩子,和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之间找个平衡点呢?下面这三招,家长们可以尝试。
03
父母这样做 ,孩子不沉迷手机
看到孩子玩手机,每一个父母都会很揪心。其实,要想让孩子不沉迷手机,可以这样做:
1
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有一次在餐厅吃饭,坐在我们旁边的是一家三口,孩子想和爸爸妈妈说说话,但是爸爸妈妈一直在看手机。
孩子见叫不动爸爸妈妈,又实在无事可做,就一会看看爸爸手机,一会看看妈妈手机,最后看爸爸的手机上的内容比较有趣,就一直跟着爸爸津津有味地看着。
这一家三口的画风,很快就变成了三个安静的手机控,全程几乎没有互动。我相信,在这样一个过程里,亲子间的情感一定是无法流通的。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陪在孩子身边就是在陪伴孩子,却不知道,这样不走心的陪伴,带给孩子的只能是伤害。
只有用心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而这,也是孩子健康成长最需要的养分。
对孩子最深切的爱,便是给他高质量的陪伴。
2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一到放暑假就和弟弟在家玩游戏机,一玩就是一整天。也不是游戏机有多好玩,而是我们实在不知道干什么。
心理学家曾研究过,当孩子无所事事又没有好的活动方向时,选择手机带来的视觉刺激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如果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他每天的时间只有那么多,自然就不会完全沉迷在手机上。
3
父母自己以身作则
有个朋友说,以前儿子很爱玩手机,整天手机不离手 ,一度让她很发愁,想尽了各种办法,依然无济于事。
后来,她申请了一个公众号,开始写作,也因为写作的缘故,她不得不多看一些书,看手机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不久之后,她发现儿子看手机的频率也在降低,更让她惊喜的是,儿子又翻出了久违的绘本,要和妈妈一起看书。
朋友说,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以前想尽办法却求而不得,没想到,这把钥匙竟在自己身上,当我放下手机时,孩子也就放下了。
皆大欢喜,莫不如此。
写在最后
育儿先育己,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好的教育,从来都是受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不放弃自我进步,和孩子一起手牵手,彼此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
【优加佳宝】专业感统训练机构,专家领航,专家测评评估,为孩子量身定制的课程,定期召开教研活动针对孩子情况实时进行调整,师资定期培训提升,全面提升儿童专注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情绪控制、逻辑推理、社交、学习等能力,让每个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感觉统合,让孩子综合健康的平稳成长,家园共育的宗旨上希望家长成为学习型的的家长并提供父母课堂,为孩子更好的成长全方位出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