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原理
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事务及联系。
信息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抽象。
机器世界: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的实现。
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1.数据库设计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运行和维护。
2.数据模型三个阶段: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机器世界。
3.概念模型基本概念:实体、属性、联系
4.联系分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概念换逻辑方法:
一对一:每个实体各自增加对方的主码(如果联系有属性。将联系的属性加到某一方属性中)。
一对多:多方实体增加一方的主码(和联系的属性)。
多对多:新建第三张表,需要包含自己的属性和关联两个实体各自的主码。
5.概念模型表示方法:E-R图组成要素:实体、联系、属性
6.关键字(码):候选码、主码、外码
7.关系术语:元祖、属性、联系
8.关系模型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9.关系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由主码和唯一性约束实现。
参照完整性:由外码实现。
用户定义完整性
数据库设计步骤
需求分析——设计文档
概念设计——分析实体及各自属性,形成E-R图
逻辑设计——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
物理设计——二维表各属性存储性质分析
数据库实施阶段——DBMS实现及数据装入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后期使用和维护
网友评论